一、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炎症性疾病。本病发病机理虽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免疫、精神神经、过敏、遗传及非特异性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病可分为轻型、重型及暴发型3种。
二、慢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
与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的是慢性结肠炎的肠粘膜炎症性改变更轻,在纤维结肠镜下的表现主要是肠段粘膜的充血,血管网络模糊,血管网络偏粗,粘膜发红或因苍白而光亮,有些可见粘膜粗糙。这就是通常结肠镜的检查?报告中?所描述的“肠粘膜充血,血管网模糊,粘膜?水肿,反光增强“等。这些病变常常只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累及全结肠的几乎未见。
三、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脓血、腹痛和里急后重。起病初期腹泻不太明显,粪便表面附有粘液,继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3—10次不等。严重时每天可达10一30次,大便中混有鲜血、粘液和脓液。同时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时可见发热、心悸、衰弱、消瘦、贫血、水及电解质大量丢失等。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回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及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并可取肠粘膜做活组织检查;大便的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可排除细菌性痢疾、寄生虫感染等特异性结肠炎。
四、慢性结肠炎病因
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五、慢性结肠炎自诊要点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粘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热度可超过38.5℃,脉律增速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六、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
汉中市新远中医药研究院最新研发的独家秘方《景菊肠炎消》,对结肠炎有其独特的效果,新远中医药研究院采用控制---调理---巩固顺序,针对各类结肠炎进行研究攻克,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同时新远中医药研究院提醒患者: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饮食以易消化、少纤维、高营养为主,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发作期以流质饮食为主,严重时禁食几日。
七、慢性结肠炎的注意事项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食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炸、肥肉及多纤维素的食物;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芹菜、豆芽、洋葱、薯类、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6.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7.应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在饭店用餐。八、附录:
一、慢性结肠炎禁忌之物1.忌牛奶及海鲜2.忌油腻之物3.忌蜂蜜及其制品4.忌产气食物5.忌生冷瓜果6.少食纤维蔬菜二、食养之品1.牛肉2.黑木耳3.柿饼4.黄鳝5.莲子芡实粥6.苹果7.杨梅.青梅.橄榄.石榴.山楂8.苦瓜9.竹笋粥<熟后去笋食粥>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l/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