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诊断 > > 正文 >

邱根全教授治疗慢性结肠炎医案二

孙某,男,42岁,教师,年12月5日首诊。

主诉:慢性腹泻5年,久治不愈,近加重3月。

现病史:患者5年前即开始腹泻腹痛,初疑痢疾,用抗生素,时轻时重。后中药、西药交替应用,始终未能痊愈,故来求治。现症见面色晦暗,神疲乏力,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纳差,腹胀,左下腹刺痛,拒按。建议作肠镜,检查报告:乙状结肠呈弥漫性充血水肿,有大小、深浅不等的多个溃疡面,覆盖血性渗出物,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涩。

诊断:西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血瘀肠络证。

治则:宜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处方:党参20g,黄芪30g,白术20g,赤芍15g,败酱草15g,连翘15g,三七粉6g,三棱10g,莪术10g,白扁豆20g,陈皮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剂。

二诊(年1月3日)

服14剂后,腹痛泄泻大减,1日2次。但仍有少量血便,守上方加白芨15g,地榆15g。继服15剂。

三诊(年1月18日)

自诉大便成形,1日1次,无不适感,对上方稍作加减后让再服3个月。

四诊(年5月10日)

自诉大便成形,日行1次,无其他不适,基本痊愈。复查肠镜提示溃疡面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脾失健运,气虚血瘀久泻,当补气健脾复其元气,故应从脾虚和血瘀为切入点。黄芪为补气要药,补脾益气,升阳举陷,健脾止泻,兼有托毒生肌之效,对肠道溃疡颇有良效。党参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养血;白术长于健脾补气,参术相须相辅,补气健脾力增;白扁豆和中化湿、补脾止泻。方中活血之药有三棱、莪术破血调气消瘀;赤芍凉血化瘀;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陈皮理气调中,行气化瘀、通络导滞,肠中有充血、水肿且有溃疡面,邪于内,加败酱草、连翘清热解毒。败酱草,且可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连翘还具有消痈散结作用,该二药与以上药同用对慢性腹泻、粘液血便的治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d/499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