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治疗 > > 正文 >

绿色给药中药灌肠疗法

1名称定义

中药灌肠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药方剂,将药液经肛门灌注于肠道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及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病灶及全身,达到平衡内环境和阴阳失调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灌肠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2起源发展

东汉末年,张仲景首创灌肠疗法及肛门栓剂,其所著《伤寒论·辩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记载“阳明病,汗自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耗,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若土瓜根及猪大胆汁,皆可为导。......大猪胆汁一枚,泻汁,和少许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开创了直肠给药的先河。他发明蜜煎导方药栓剂,用食蜜炼后捻作梃,冷后变硬,纳谷道,是治疗便秘最早的肛门栓剂。公元-年左右,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土瓜根捣汁,竹筒灌肠治疗便秘”。竹筒是最早记载的灌肠器械。唐朝大医家孙思邈(约-年间)治疗疳症,用竹筒将药液“灌入肛内,早一罐,晚一罐”,记载说明唐代已有保留灌肠技术。

近年来,中药灌肠疗法在内、外、妇、儿、肛肠、消化、男科等各科的二百余种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无创伤、绿色安全治疗手段。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结合,中药灌肠疗法在药剂和给药器械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展。尤其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疗法,近年来得到医生和社会的认可推崇。

3理论根据及临床特点

祖国医学阐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李东垣的《兰室秘藏》说,“夫大肠庚金也,津,本性燥清,清肃杀之气。本位主收,其所司行津液。”

《灵枢·经脉篇》有“大肠......津液所生病者”之说。

中医认为,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吸收水分蒸腾津液,使之成为有形之粪便。大肠络脉络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而肺朝百脉,肠道吸收津液、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使气血津液沿经脉散布全身,并经肺气作用注于心脉之中,将药物输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达到整体治疗疾病的作用。若病在肠俯,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治疗效果。

清代医学家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说明中药灌肠遵循辨证施治规律,灌肠疗法虽属外治范畴,但和内服中药具有同样的用药原则,可随证加减,灵活施治。

临床医学研究认为:肠粘膜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直肠黏膜下有丰富的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药物可通过三条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

二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代谢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消化液对药物的分解破坏;

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由此可见,中西医理论都揭示了灌肠疗法的科学性、实用性。直肠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直肠保留灌肠(直肠滴注、推注给药)法,其优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无创伤、无痛苦绿色疗法,药物先通过粘膜保护屏障再进入血液循环,极大地避免了致病菌及超微颗粒杂质直接进入血液的机会,提高了用药安全度,相对于肌注、静脉给药而言,直肠给药不良反应和突发医疗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极低。

2.尤其适合于口服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是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很多常用中西药针剂、汤剂、散剂、片剂,经过临床试验,都可以配成药液保留灌肠,它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患者乐于接受的优点。在不允许中医诊所打针输液的环境下,也为广大中医朋友提供了一条安全高效的给药途径。

3.药物吸收和静脉给药一样快,却避免了静脉给药在肝脏代谢灭活的弊端,又避免了口服药物时消化液对药物的分解破坏;生物利用度高,药效显著,平均约五分钟起效,约30分钟可吸收95%有效成分进入体内循环。

4.减轻肝脏的毒副作用,避免了药物损伤胃黏膜。尤其对于各种结肠炎、直肠炎及痔疮、肛瘘等下消化道患者来说,可以使药物直达病灶,极大地提高了用药效果,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生化循环利用率减少了药量,避免了肝、肾、胃负担及副作用。

4推广应用范围

中药灌肠疗法给药可以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儿科病,脾胃病,便秘,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系感染,不孕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结肠炎等疾病。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l/485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