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科书肠道效应T细胞主要由微生物塑造
NatureImmunology[IF:20.]
①对SPF及无菌小鼠,或用不同表型偏向性的菌干扰的小鼠的肠道效应T细胞(Teff)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及染色质分析;②发现SPF及菌群干预小鼠结肠中干扰素或髓样特异性转录物标记的Teff细胞;③在基线或感染的不同时间段,通常作为TH标志的细胞因子或蛋白质转录本分布在极化的连续体中;④大部分转录差异与感染相关而与产生的细胞因子无关;⑤染色质变异主要反映了激活蛋白-1和IRF转录因子家族的活性,而非主要调节因子T-bet、GATA3或RORγ。
GutCD4+Tcellphenotypesareacontinuummoldedbymicrobes,notbyTHarchetypes01-18,doi:10./s---7
CD4+效应淋巴细胞(Teff)传统上是根据它们产生的细胞因子来分类的,为了进一步明确在体内前线的组织中Teff的状态,NatureImmun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小鼠结肠Teff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和染色质分析,描绘了效应性T细胞的表型图谱,发现在无菌和SPF小鼠中,或在一系列具有表型偏向的菌群干扰过的小鼠中,Teff细胞是被菌群和感染时刻塑造着的,而非TH传统范式。(
宇宙最酷Vera)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炎性小体活化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ArthritisandRheumatology[IF:9.]
①HLA-B27转基因小鼠的肠道NLRP3、NLRC4及AMI2表达增加,抗生素处理可降低;②NLRP3抑制剂可预防凝胶多糖诱导的SKG小鼠的回肠炎,并延缓关节炎发病;③对比40名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AS患者回肠中的NLRP3、NLRC4、AIM2、Caspase-1、IL-1β及IL-18表达增加,且Caspase-1活性增加;④AS患者肠道菌群中的粘膜相关粘附侵袭细菌富集,并与PBMC中的炎性小体组分表达相关;⑤NLRP3表达与疾病活动度及IL-23A表达相关。
InflammasomeactivationinAnkylosingSpondylitisisassociatedtogutdysbiosis01-16,doi:10./art.
Arthritisand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关节炎小鼠模型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发生炎性小体的活化,后者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而在关节炎小鼠模型中,炎性小体活化可驱动回肠炎的发生。(
szx)粪便菌群或可预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IBD的效果JournalofCrohnsandColitis[IF:8.]
①对72名开始接受IFX治疗的IBD患者(25名CD、47名UC)随访1年,或随访至停止IFX治疗;②收集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6周、12周及1年后的粪便样本,在治疗12周后评估患者的应答情况;③应答患者与不应答患者在治疗前的粪便细菌及真菌谱均有显著差异;④与应答患者相比,不应答患者的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尤其是梭菌纲)丰度较低,而促炎细菌及真菌(如念珠菌属)的丰度升高;⑤基于细菌分类群,可预测CD患者及UC患者的应答(AUC0.8)。
BacterialandFungalProfilesasMarkersofInfliximabDrugResponsei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2-12-10,doi:10./ecco-jcc/jjaa
约1/3的IBD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不应答,但目前尚无可预测IBD患者对IFX的应答的生物标志物。JournalofCrohnsand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比了在接受IFX治疗前后,应答及不应答的IBD患者的粪便菌群(包括细菌及真菌)差异,发现应答患者与不应答患者在治疗前的粪便细菌及真菌组成均有显著差异,而基于细菌分类群可较准确地预测患者对IFX治疗的应答情况。(
szx)直肠粘膜菌群或可检测亚临床溃结GutMicrobes[IF:7.74]
①纳入45名亚临床UC患者及13名健康对照,收集盲肠、直肠及粪便样本进行菌群分析;②相比于健康对照,UC患者的直肠菌群(而非盲肠菌群或粪便菌群)中,变形菌门的丰度降低,而拟杆菌门的丰度增加;③UC患者的直肠菌群(而非盲肠菌群或粪便菌群)的群落丰富度及均匀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④在UC患者的直肠菌群中,27个OTU(主要来自厚壁菌门)富集,IL-17信号及Th细胞分化相关通路富集。
Therectalmucosalbutnotfecalmicrobiotadetectssubclinicalulcerativecolitis02-01,doi:10./.2.
肠道菌群参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但其在UC缓解过程中的变化尚未明确。Gut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健康对照,亚临床UC患者的直肠粘膜相关菌群(而非粪便菌群或盲肠粘膜相关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及功能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于粪便菌群,直肠菌群更适合作为鉴别及监测UC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szx)安徽医科大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口腔和肠道的菌群变化(综述)Rheumatology[IF:5.]
①总结26项研究的结果,分析RA患者的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变化;②3项以上的研究报道,与对照相比,早发性RA/RA患者的肠道菌群中的粪杆菌属减少,而口腔菌群中的普氏菌属增加,链球菌属及嗜血杆菌属减少;③另外,部分普氏菌属中的物种(包括P.histicola及P.oulorum)在RA患者的口腔菌群中有增加趋势;④RA患者的口腔菌群α-多样性增加或不变,而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或不变。
Theoralandgutmicrobiomein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asystematicreview2-01-15,doi:10./rheumatology/keaa
安徽医科大学的李宝珠团队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述,纳入26项研究的结果,总结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szx)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临床营养陈彬林,szx,solo,宇宙最酷Vera
美格基因助力微生物组学研究
美格基因专注微生物组学研究,现已推出一系列微生物组学研究产品,可为研究人员提供最前沿、最全面的微生物组学科研服务,如有需要,请按文末联系方式联系我们!美格基因独家重磅推出宏基因组(病原微生物研究)测序产品服务!
2-11-12
美格基因携手朱永官院士团队强势推出高通量qPCR芯片检测服务!
2-09-29
宏病毒组V3.0上线啦
2-04-17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GeoChip5.0方法学文章见刊
-06-26
美格基因推出代谢组业务助力微生物组多组学研究
2-08-12
美格基因引入Nanopore平台助力宏基因组三代测序!!
2-08-06
三代全长16S转录组超低价来袭!!
2-06-29
优化升级+大促?单病毒基因组测序给您双倍惊喜!
2-06-29
美格基因引入Nanopore平台助力单菌基因组三代测序
2-06-29
﹀
﹀
﹀
致尊敬的您:
美格基因专注微生物组学领域,不断拓展基因组学在环境、生态、农业和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持续开发国际领先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微生物组学产品和服务提供者。
如您有任何需求和疑问,欢迎随时咨询,美格基因竭诚为您服务!
美格基因全力支持防控疫情固话:--客服邮箱:supportmagigene.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l/12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过完了,你的ldquo菊花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