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治疗 > > 正文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夏黄颗粒治疗阿片类药物所

摘要:目的探索夏黄颗粒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查找夏黄颗粒的各药材成分和靶点信息,在Genecards数据库中以“opiodconstipation”“opioid-inducedboweldysfunction”“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为关键词搜索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相关靶点,与夏黄颗粒活性靶点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作为研究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3.0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OmicsBean分析平台与STRING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夏黄颗粒化学成分55个,候选靶基因个,Venny映射后的共同靶点86个,对应化学成分49个,核心靶点12个,主要化学成分19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条目个,涉及化学刺激性细胞反应、化学反应、生物质量调控等过程;细胞组成条目个,涉及体元投射、细胞外间隙、全膜等过程;分子功能条目个,涉及蛋白结合、分子转导活性、酶结合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夏黄颗粒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条,涉及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构建了夏黄颗粒核心靶点的“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论夏黄颗粒中主要化学成分柚皮素、川陈皮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可能通过作用于TNF、MAPK3、IL-6、VEGFA、PTGS2等关键蛋白,调节内分泌抵抗、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通便、解痉、促进胃肠运动等作用,为夏黄颗粒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与夏黄颗粒药效初步验证结果相吻合。

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万,死亡病例万,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死亡例数排前5位[1]。不同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各异[2]。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若疼痛得不到缓解,患者不适感加重,产生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其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整体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常以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症疼痛,但会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口干、胃食管反流、腹部绞痛、痉挛、腹胀等,统称为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opioid-inducedboweldysfunction,OIBD)[3-5]。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症,临床称为阿片类便秘(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OIC),已成为癌症治疗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6-7]。

夏黄颗粒为天津中医院肿瘤科贾英杰主任的临床经验方[8]。贾英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肿瘤晚期OIC的临床研究,根据OIC的病因病机,提出“解毒泻浊、通腑和胃”的治疗理论。胃与大肠均为消化的重要脏器,均属六腑中的脏器,生理上属于“泻而不藏”,具有“六腑以通为用”的特点,药毒犯胃、枢机不利、失于和降,出现恶心、呕吐,同时导致传导不利,出现大便秘结;反之腑气不通更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调理胃肠的和降与通畅,是治疗癌性疼痛OIC的重要环节之一。

夏黄颗粒中大黄通腑泄浊、荡涤积滞、软坚化燥;芦荟清泻肝热、通便;决明子清热泻火、润肠通便;枳实泻热通便、荡涤积滞、软坚化燥;厚朴清泻肝热、通便;半夏、旋覆花降逆理气,枳壳、厚朴、莱菔子行气除满;生地清热生津。旋覆花、枳壳一升一降,上下呼应,清上通下,配合其他药物使全方共奏解毒泻浊、通腑和胃之功。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夏黄颗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主要通路,探索其对OIC的作用机制,为夏黄颗粒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方法

1.1夏黄颗粒中药材、成分和靶点总结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l/1254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