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4日,日本媒体报道,首相安倍晋三,从7月6日开始,出现咳血、面部浮肿,脸色焦黑,怀疑他患了肠癌。
原来,这位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是出名的“爱上厕所”的首相,他从17岁患上了一种叫做“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一天会上20次厕所,至今已50年。
8月5日,又有媒体报道,安倍首相之前专用的擅长治疗肠炎的主治医生日比纪文早在三年前,就换成肿瘤专家高石官均,让外界怀疑可能是安倍的肠炎恶化,转为肠癌。
那么,安倍所患的溃疡性结肠炎,究竟是什么病?为何几十年都不好?
顾名思义,溃疡性结肠炎就是结肠(大肠)粘膜上长了溃疡,标准术语是: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
主要症状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远端结肠,累及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理特点主要是黏膜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有发作期和缓解期,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易反复发作。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和克罗恩病一起被称为“炎症性肠病”,统称IBD,被WHO列为世界难治性疾病。
至今全球医学界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能控制爆发期,但不能够被彻底治愈,由于患者需要忍受身心的巨大痛苦,因此被称为“绿色癌症”。
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总会有很多遗憾需要医生们去探索和发现,迄今为止,该病的病因我们都没有搞清楚,只是猜测,可能三大因素有关:
第一是遗传因素
第二是肠道微生物因素
第三是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既然病因不明,治疗也只能盲人摸象,摸索着对症治疗。
因为不能从根本上找到病因,去除病因,因此治疗上很是麻烦:那就是控制症状,又非常容易复发。
说起来这个病的症状,实在是有点吓人,大部分都是频繁地腹泻,并伴随腹痛,有的一天要上二三十次厕所,爆发期还会出现脓血便,这些症状可以反反复复、时轻时重。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通常都是年轻人发病,十几岁,比如安倍就是17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是最多的,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此外,溃结如不加以控制,还可以引起中毒性巨结肠、结直肠癌变、肠道大出血甚至肠穿孔等十分严重的并发症。
严重的溃结还会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比如口腔溃疡、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肝肾病变、动脉炎和血栓栓塞等。所以这是一个有着肠病的名字却全身发病的奇葩。
它的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特点是“久治不愈”,这个病,在现有医疗水平下,可能会伴随终生。这是一个很悲伤的话题。
编者按
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溃疡性肠炎,不要把它当做普通的炎症或溃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肠道健康高度依赖肠道菌群的平衡和调理。根本的解决方法只能从重塑肠道微生态入手。建议每天给肠道补充灭活型浓缩乳酸菌,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肠道菌群的健康平衡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炎症性肠病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更能有效延缓和减少炎症性肠病的恶化,大幅度降低罹患肠癌的高危风险!
上述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l/12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会患上溃疡性结肠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