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治疗 > > 正文 >

内科之炎症性肠病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http://www.bdfyy999.com/

炎症性肠病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1.炎症性肠病(IBD)指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2.溃疡性结肠炎(UC)指一种原因不明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3.克罗恩病(CD)指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

二、病因:

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肠道微生态。

4.免疫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

一、病理:

1.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累及粘膜及黏膜下层。

2.特征为连续性病变,浅溃疡,隐窝脓肿,肠粘膜呈细颗粒状。

二、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和腹痛是UC的主要症状。

2.腹泻和粘液脓血便:本病活动期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3.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

4.体征:可有压痛,若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等体征,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

5.肠外表现: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可在控制病情后得到缓解。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淀粉样变性可与UC一起出现,但是与UC本身的进展无关。

三、临床分型与分期:

1.临床分型:

①初发型: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

②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指缓解后再次出现症状的。

2.分期:

①轻度:排便<4次/d,便血轻,脉搏正常,无发热及贫血,血沉<20mm/h。

②重度:排便≥6次/d,明显血便,体温>37.8℃,脉搏>90次/min,血红蛋白<75%正常值,血沉>30mm/h。

③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四、并发症:

1.中毒性巨结肠:约5%的重症UC患者可并发。常由低钾,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制剂而诱发。X线腹部平片是诊断首选,可见结肠袋形消失。好发于横结肠。易并发肠穿孔。

2.癌变:多见于广泛性结肠炎,病程漫长者。

3.结肠大出血:发生率约3%。

4.肠穿孔:多与中毒性巨结肠有关。

5.肠梗阻:少见,远少于CD。

五、辅助检查:

1.自身抗体:可见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

2.结肠镜:首选检查。可见多发性浅溃疡,肠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炎性息肉。

3.X线钡剂灌肠:可见铅管征。

六、治疗:

1,目的:诱导并维持症状缓解及粘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2.氨基水杨酸制剂:

①适应症:轻,中度的UC。

②原理:在体内分解出5-氨基水杨酸发挥抗炎作用。

③分类:按剂型可分为普通剂,控释剂,灌肠剂和栓剂。按药物类型可分为柳氮磺吡啶和控释剂(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和巴柳氮)。

④剂型选择:若病变在小肠+大肠,选用普通剂;若病变在结肠,选用控释剂;若病变在乙状结肠+直肠,选用灌肠剂;若病变在直肠,选用栓剂。

3.糖皮质激素:

①适应症: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好的中症患者与重症患者。

②激素无效:泼尼松0.75mg/(kg·d)超过4周仍处于活动期。

③激素依赖:虽能缓解,但是激素治疗3个月后仍不可以将泼尼松减至10mg/d;停用激素3个月后复发。

④布地奈德保留灌肠可以减少并发症。

⑤重度UC激素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环孢素静滴作为补救治疗。

4.免疫抑制剂:

①适应症: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疗效不佳,症状反复发作及激素依赖者的维持治疗。

②常用制剂:硫唑嘌呤和巯嘌呤。

5.手术治疗:

①紧急手术的指征:并发大出血,肠穿孔和中毒性巨结肠,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②择期手术的指征:发生癌变;内科治疗不理想,药物副作用大难以耐受,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者

克罗恩病

一、病理:

1.好发于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

2.病变粘膜呈纵行溃疡及鹅卵石样变。

3.病变累及肠道全层,易并发肠狭窄,肠瘘形成。

4.病理呈非干酪型肉芽肿与裂隙溃疡。

二、临床表现:

1.腹痛: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

2.腹泻:可出现血便,但是没有UC明显。累及下端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

3.腹部包块:由于肠粘连,肠梗阻所导致。

4.瘘管形成:CD的特异性临床表现。

5.肛周病变:包括肛瘘,脓肿及肛裂。

6.肠外表现:类似于UC,但发生率高于UC。

三、并发症:

1.肠梗阻:最常见的并发症。

2.腹腔脓肿。

3.急性穿孔或大量便血:少见。

4.癌变。

四、辅助检查:

1.自身抗体:可见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阳性。

2.结肠镜与活检:首选检查。特征为非连续性病变,纵行溃疡和鹅卵石样变,活检提示非干酪型肉芽肿。

3.影像学检查:CT或MRI提示肠粘膜呈“靶征”或“双晕征”,肠系膜血管呈“木梳征”。

五、治疗:

1.目标:诱导和维持缓解,预防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2.氨基水杨酸类:对CD疗效有限,仅用于病变局限在回肠末端或结肠的轻症病人。

3.糖皮质激素:对控制疾病活动有较好的疗效,适用于各型中重症病人以及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轻度病人。

4.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巯嘌呤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对激素依赖的病人。

5.抗菌药物:用于并发感染的治疗。

6.生物制剂:抗TNF-α的单抗。

7.维持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仅用于症状较轻且病变局限的维持治疗。硫唑嘌呤和巯嘌呤时最常用的维持药物。使用生物制剂达到缓解的可继续用生物制剂来维持,也可改用免疫抑制剂维持。维持治疗可持续4年。

8.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肠穿孔等。

END

糖霜Frost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l/1224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