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诊断 > > 正文 >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者上

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约1/3在15岁前会发生至少1次的急性结肠炎,意大利墨医院炎症性肠病科的Romano教授等总结了儿童急性结肠炎的生物治疗方法和疗效,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Pediatrics杂志上。

儿童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65,和/或日解血便次数≥6次,和/或伴有以下任意一项:

①心动过速(>90次/分)

②发热(>37.8℃)

③贫血(血红蛋白<10.5g/dL)

④血沉速度加快(>30mm/h)伴或不伴全身中毒症状。

生物治疗的目标

①减少结肠切除术的使用率

②减少疾病的并发症

③减少药物副作用和死亡率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系统性回顾性研究,研究通过PubMed进行医学文献检索,检索出包含「溃疡性结肠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生物治疗」、「急性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英文文献。综合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从而采用二线治疗(亦称为「补救治疗」)的病例。

二线治疗的临床试验多采用生物药物治疗的方法,药物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环孢菌素,他克莫司)和抗肿瘤坏死因子分子(如英夫利昔单抗)。

本研究仅针对上述3种药物展开。现认为激素治疗5天内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45为好转反应,而高手术风险指标包括治疗第3天CRP持续上升(>45mg/L)和腹泻(>3次/天)。

研究发现:

15%~30%的的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曾有急性结肠炎病史,并且常发生于疾病开始的时候,这种现象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二线治疗在约70%的患儿中产生反应,且效果较好,可延长手术的时间窗,减少手术率,增加出院率。

因此一线治疗(即糖皮质激素)3~5天无好转后需要考虑使用二线治疗,一是避免病情加重,二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

如伴有并发症(如巨结肠、穿孔、严重贫血或败血症)或病情急剧恶化应行手术。

研究的3种二线药物各有特点,总结如下表:

该研究也发现: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是指导临床医生评估治疗反应的有效预测工具,手术可用于二线治疗11~14天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仍>65的患儿。

急性结肠炎的治疗现呈现出多元协同的趋势,但仍存在一些缺陷,许多药物仍处在研究阶段,缺乏针对性的药物使用指南。

另外,拖延手术时间与3岁以下患儿死亡率升高联系密切,儿童消化科和外科医生需要通力合作以保证患儿的得到最好的治疗。

编辑:刘芳

长按下方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zd/421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