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电影中还是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心理问题的人求助心理咨询的时候,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催眠疗法。
通过催眠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找到治疗的方法。
(一)什么是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是催眠师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向患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进入一种特殊境界的技术。施行催眠术后,患者表现茫然,呈现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催眠师的指令和暗示。这时,催眠师对患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象、年龄倒退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催眠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或自然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就是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轻柔的抚摸,使对方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
间接法借助于光亮的小物体或单调低沉的声源,让患者凝视、倾听,或以“催眠物”接触头或四肢,而施治者则在一旁反复暗示患者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的程度有些人将其分为浅催眠、中度催眠和梦行3级。
为了治疗的需要,进入浅催眠即可。此时,可根据患者的病症,用正面而又肯定的语言向他明确指出有关症状定将消失,或进行精神分析,找出其致病的心理根源。治疗后,可及时唤醒患者或暗示患者逐渐醒来。
(二)催眠状态的标准
从治病的效果出发,经过催眠后的患者,认知批判能力降低,抵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这时,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状态下明显,患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随催眠师的暗示或指令转换,而对周围事物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的奥秘和隐私。
(三)催眠疗法的适应证
催眠疗法应用范围较广,也可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比如,与行为矫正疗法配合治疗神经、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效果更好。此外,对某些神经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以及神经性皮炎、斑秃、遗尿、口吃等都可应用,一般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心理应激: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催眠下暗示作用,主要是通过良性言语暗示,帮肋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受试者提高对应激因素的认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对各种神经症、精神病及心身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各种疼痛性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痛、偏头痛、痛经、癌痛的治疗可谓是一枝独秀。此外,对治疗男女性功能障碍、青春期焦虑症,解决学习问题及儿童的口吃、遗尿、行为问题也毫不逊色。对戒酒、戒烟,尤其是自我催眠下的戒烟,更是功不可没。
催眠治疗在精神科及其它学科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主要适应于神经症,以及胃溃疡、结肠炎、高血压、慢性哮喘、冠状动脉机能不足、癔病、疑病、恐怖病等身心疾病。此外,还可作为镇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催眠治疗另有催眠药物治疗、催眠曲治疗和催眠音乐治疗。
(四)催眠疗法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催眠治疗时,应选择安静昏暗的环境,给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坐卧均可),调整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凝视法、节拍法。不论何法都要加言语暗示。
催眠师用单调柔和的声音、坚定有力的语气反复对患者进行诱导暗示:"你的头脑开始模糊了,你的眼皮开始疲倦了,发沉了……睁不开了,你已经睁不开眼了……你的四肢都感到沉重……头脑越来越模糊了,你要瞌睡了,睡吧!熟睡吧!"随着催眠的诱导,患者渐觉困倦、思睡。暗示性好的,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进入催眠状态。这时,催眠师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让其回忆已遗忘的过去经历,宣泄创伤体验等。
待治疗结束后,可以及时唤醒患者,或让其睡完觉后逐渐醒来。唤醒患者一般用这样的指导语:"好了,治疗结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醒来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实践证明,在正常人群中约有75%的人能被催眠。但因各人接受暗示程度不同,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仅占其中的25%,中度的40%,余下一部分人只能进入浅度催眠状态。因此,使用此法的咨询师,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催眠疗法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足可见其对于治疗病情来说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
元玺心理咨询师实训基地,助企业发展,帮个人成长!
用生命影响生命——转发文章助人幸福自己得福!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ys/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