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饮食 > > 正文 >

便血只是得了痔疮可能是大肠癌

大肠癌与“痔疮”,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上来说,都有相当大的不同。

可为什么,总是见到它们一起出现,被放在一起讨论呢?

原因是:可能有超过80%的大肠癌病例有可能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出现便血症状,自我诊断为“痔疮”

  67岁的周大妈现在躺在病床上,她刚刚做完手术,手术切掉了三分之一的肝脏和一段大肠。

  主治医生说,如果周大妈在症状出现之后医院做检查,这些问题就会早早发现,癌细胞就不会扩散转移了。

  一年多前,周大妈就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在她的概念里,这就是痔疮,因为并不疼痛,她也没把这放在心上。

  可是直到两个月前,便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次上完厕所,便出的血都要把自己吓一跳,一年多的时间里便血都没有消失,还出现了腹泻便秘交替、血便、黑便、脓便的情况,周大妈医院做检查。

  可是直到两个月前,便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次上完厕所,便出的血都要把自己吓一跳,一年多的时间里便血都没有消失,还出现了腹泻便秘交替、血便、黑便、脓便的情况,周大妈医院做检查。经检查,确诊其为大肠癌。

  据了解,大肠癌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大夫说:“其实,大肠癌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生存率比较高。”可周大妈把它当成痔疮,错过了最好的治疗阶段。

什么方法可以发现早期大肠癌?

  “便血检测能对便血患者大便中血红蛋白进行检测,来筛选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对发现和预防消化道早期相关疾病效果明显。能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受检者的痛苦和经济成本。”

  专家表示,每年进行一到两次便潜血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出现便潜血检测阳性时,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镜检,筛选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及早进行相应治疗。

  便潜血检测适合人群:

  1、年龄在40岁以上;

  2、便秘;

  3、长期有肛门下坠感;

  4、长期腹泻;

  5、黑便;

  6、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膳食纤维不足;

  7、患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结直肠癌阳性家族史;

  8、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

  9、腹痛,可为隐痛、绞痛甚至剧痛;

  10、腹部有肿块。

哪些人群易患大肠癌: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频数、黏液便及腹痛者)2生活在大肠癌的高发区成人,主要是大城市内的中老年人3长期进高脂肪低纤维膳食者4有大肠癌家族史者5肠息肉、长期结肠炎患者6盆腔接受放射治疗者7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运动减少者

大肠癌有哪些前期预警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2大便带血及粘液便3大便形状变细、变形、排便费力4时有排便感,却无大便解出,有里急后重的感觉5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症状持续存在,并有逐渐加重趋势6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7腹部可摸到肿块,多见于右腹部,可推动

哪些方法能够预防大肠癌:

摄入鱼和鱼油摄入膳食纤维摄入维生素和钙常服阿司匹林经常运动可以减少25%的罹患大肠癌风险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中国人的大肠癌筛查?筛查对于大肠癌来说,是一项非常划算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然而,中国的大肠癌筛查率却不尽如人意。今年8月份,来自《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的一篇报道对影响中国人群大肠癌筛查的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如下:1、受教育程度。2、医疗保险。在美国,50岁以上人群医疗保险中已经覆盖了大肠癌筛查的项目,而在中国,肠癌筛查是一项机会性的活动,人们必须为此筛查项目自费。3、对大肠癌及其筛查的认知不够。4、大肠癌的严重性认知不够。中国人倾向于逃避或者延迟面对不良结果,通过不筛查来避免面对可能因筛查而带来的坏结果。5、中国的“癌症宿命论”观点,对患癌的敏感性低。6、筛查障碍。包括时间和交通障碍。7、医师推荐不足。

温馨提示

东莞玛丽亚肛肠科为方便患者就诊,无假日门诊,全年无休。医院为方便患者特别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另外,由来院就医人员较多,我们建议您提前网上预约,不但可以优先安排就诊、选择医生,医院实行的多项优惠政策。









































吡美莫司乳膏
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ys/708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