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饮食 > > 正文 >

大肠癌,为何越来越偏爱青年人七大早

*小贝说随着现代人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癌症发病率的排行榜上从曾经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大肠癌的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并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国总的大肠癌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高峰年龄比国外提前10年。那么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为何越来越“青睐”青年人?青年人大肠癌有何特点?为何容易拖延造成诊断过迟而回天乏术?小贝为大家的这些疑问整理了专家的观点。大肠癌分期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并不是突然发生的疾病,它的发生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2~3年的时间。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可分为四期:I期、II期肿瘤局限于大肠内,没有转移;III期患者伴有淋巴结的转移;IV期患者伴有肝、肺、骨等远处转移,Ⅲ期、Ⅳ期均属中晚期肿瘤患者。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有很大的差别。I期和II期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0%,III期为67%,而IV期仅为10%。由此可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直肠癌至关重要。哪些是高危人群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比正常人群更容易罹患大肠癌的人群,包括:●大肠癌高发地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过去曾罹患过大肠癌,并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患过大肠息肉并曾经治疗过的人群;●有大肠癌或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血吸虫性直肠肉芽肿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人群。这些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每隔1~2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有利于发现息肉、早期癌等,从而使患者及时获得治疗。青年人大肠癌更容易误诊病例昔日女篮国手陈鹭芸结肠癌去世,年仅38岁;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妈妈剖腹产时发现得了卵巢肿瘤,正是从大肠癌转移过来的;一名21岁的大三女学生,正当妙龄,因反复便血、腹痛,来院就诊时,大肠癌已有肝转移,不到半年,就离开人世;……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率高达60%~70%,常见的误诊原因有:1.大肠癌同时伴有痔疮时,往往本人仅   1、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里急后重感,或便秘、排便困难,或者便秘、腹泻两者交替出现。这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刺激或者堵塞肠腔、浸润肠管所致。   2、大便性状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便血、黏液便和大便形状变细变扁,有少数大便带凹槽。   3、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4、腹部肿块腹部肿块多为肿瘤本身引起,当肿瘤侵及肠壁全层后,与邻近的脏器或肠管粘连,也是形成腹部肿块的原因之一。   5、会阴部疼痛常为直肠癌的盆腔转移所致。   6、肠梗阻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胀、腹痛等。为肿瘤阻塞肠腔所致。   7、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破、感染、毒素吸收等,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其中,不明原因的贫血常常提示胃肠道肿瘤。谁是导致大肠癌的“元凶”目前,医学界公认大肠癌是一种“富贵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促使大肠癌的发生呢?1、高脂肪低纤维饮食调查资料显示,大肠癌高发病率国家的饮食具有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即所谓“西方化饮食”的特点,尤其是以牛肉、少纤维食物及精制碳水化物等为主要食物,其中高脂肪饮食的影响最为明显。膳食中的高脂肪与大肠癌,特别是左半结肠癌的关系较密切。其原因可能包括:(1)诸多致癌物质为脂溶性,即可溶解于脂肪中。因此,从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2)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以刺激胆汁分泌,增加大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使厌氧菌增加,需氧菌减少。经细菌的氧化作用,可使胆汁酸生成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如果肠壁长期被上述致癌物刺激,就可形成大肠癌。2、缺乏运动和不良生活习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做什么都要讲究效率。汽车、火车、飞机代替了以往的步行,电梯也使得人们可以更快地上上下下。同时,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忙,一周下来基本没有时间去散步放松,更别说专门找时间去锻炼身体。加之长时间坐在办公桌或者电脑前,烟酒不断,长期不按时进餐、熬夜等,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减少、久坐等生活方式以及肥胖被认为与大肠癌的病因有关。一些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试验提示,体重超重是结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体质指数(BMI)30,可使结肠癌发生危险增加,并随年龄的增加危险递增,在男性人群中,这一高危因素更为明显。3、遗传因素尤其患有家族性肠息肉医院检查。25%的肠癌发生在有肠癌病史的家庭里;有些家庭的绝大多数成员易长息肉,如果任其发展的话,肠癌的发病率同样也是25%。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做好各种措施预防大肠癌。因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0%会长大肠息肉。定期检查,防大肠癌“一指两检查”即直肠指检、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对于肠镜下发现的早期病变应予积极活检或切除,因为可能在病变的某个部位已发生癌变,因此需要多点活检,以防漏诊致使病理诊断结果不准确,甚至延误治疗时机,必要时肠镜下切除,将其扼杀于摇篮中。对于肠息肉家族遗传性患者,须及早予以切除;大力防治血吸虫病及血吸虫肉芽肿。定期检查不可缺包括大便隐血试验,CEA、CA19-9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正常情况下,CEA5.0纳克/毫升,CA19-.0单位/毫升,如血液检查高于正常值2~3倍,则提示大肠癌的可能,需进一步行肠镜检查。对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行癌前普查;一旦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之腹胀和贫血等症状,不要随便服药或以为只是痔疮,因为有可能是大肠癌的警报,应早做检查。近期有进行性消瘦及大便习惯改变者,也应及早行有关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健康生活“四步走”科学饮食预防大肠癌的发生首先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高动物脂肪的摄入,所谓“红肉”要更加小心。(1)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如奶油蛋糕、巧克力、油炸食品、甜点、甜饮料等。(2)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其中包括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鸡蛋黄,以及棕榈油和椰子油等。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菜籽油,限制在每人每日1克左右,约合一汤匙。(3)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食品。(4)适量食用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5)在烹调过程中,避免将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油过度加热。(6)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主要来自天然的蔬菜、水果、谷类及豆类。蔬菜中的十字花科蔬菜含丰富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可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此类蔬菜包括花椰菜、芥菜、白菜等。而黄色和绿色蔬果中,大都含有丰富类黄酮素,其他如洋葱、苹果皮等食物也都含有类黄酮素,多吃有助于预防癌症。此外,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有助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积极锻炼身体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基础”,其中也包括结直肠癌。美国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从事活动较少的职业(如会计师、律师等)的男性要比那些活动多的男性(如木匠、邮递员等),患结肠癌的危险性高60%。活动少的工种能使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35%。现今许多职业、工种缺少活动,如果不在业余时间坚持锻炼身体,则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就会增加30%或更多。经常锻炼身体,可促进肠蠕动。肠腔的粪便含有多种致癌物与促癌物,经常便秘的人,粪便中的致癌物与促癌物将会大面积、高浓度和长时间刺激肠黏膜,诱发癌症。长期便秘者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非便秘者的4倍。经常运动锻炼也可加速排便。运动锻炼还能防止肥胖并减肥。许多专家认为,大肠癌发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中,肥胖和不锻炼身体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戒除不良习惯生活规律,不管再忙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按时作息,劳逸有度,动静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可使体内生物钟正常运转,大脑神经兴奋与抑制、激素的分泌等生命节律和谐平衡,无形之中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其次,坚决戒烟,酒也要适量。烟的危害这里无需冗谈,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有百害而无一益。吸烟与大肠癌的关系还不十分肯定,但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摘除腺瘤,补充钙剂据文献报道,70%~90%的大肠癌是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摘除腺瘤以后仍会有将近40%~50%的复发率,而补充钙剂可以减少腺瘤的复发,这对于预防大肠癌来说十分重要。小贴士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多加留意及时检查治疗,大肠癌并非那么可怕。特别是青年人一定要小心别忽视了早期症状,让大肠癌盯上哦。本文内容出自“家庭用药杂志”,由“贝克医生”整理编辑,转载请授权







































白癜风食谱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ys/645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