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冬练三九rdquo
“冬练三九”--“三九”天的运动与养生
不知不觉今天已是四九天,还有三天就是大寒,距离立春也就剩十七天了。大家在回顾这一年的得与失的同时,不要忘记“三九”天也是养生的时机。
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段是"三九天"到“四九天”这时传。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干支纪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
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九天养生须注意:
出门戴顶帽护肩腰护膝
俗话说:“冬季戴顶帽,如同穿棉袄。
在“三九”天,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出门戴帽,应特别注意帽子要能护住耳朵,老人在外出时更应注意随时戴上帽子。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于保存身体热量。
此外,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等,也极易受寒。寒冷的冬天也会连累到这几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因此更易受凉。
“三九”天,大家出门可尽量穿高领衣服,戴上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肩不好的人可在肩上搭条毛巾;腰或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上一个护腰或护膝,再穿个小背心;睡觉前,还可用热水先泡泡脚。
少熬夜加班
“慢节奏”养生冬天是“藏养”的季节,“三九”时节,日常生活节奏最好放慢些,不要再通宵达旦地狂欢或加班,保持情绪稳定,走路和说话的速度都可相应放慢些。在“三九”天,人们可以采取静养生、慢养生等方法来强身。在运动方面,可选择节奏较慢的项目,比如:散步、慢跑、做操、太极拳等“慢养生”。另外,在冬天还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更应早睡,有利于防病。“三九”寒天,除了睡前泡脚外,经常搓手也对身体大有好处,一来能锻炼手指灵活功能,二来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一直在室内工作的人经常搓手,还可预防感冒。另外,长时间伏在室内,要注意多喝水、多保湿,可在室内放一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注意勤通风,定期开窗让室外新鲜空气流入。
雨雪天路面湿滑容易摔伤、骨折,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格外当心滑倒。万一摔倒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三九灸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针灸特色治疗。
“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至九九为止,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其中又以白天进行治疗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三九灸”具体方法是,采用对皮肤有温和作用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疱。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养阴调补、防病保健、调整亚健康状态、祛病治病的作用。
“三九灸”的药物比较温和,敷贴后皮肤均有热感,因每个人的皮肤耐受性不同,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一次以2—3小时为宜,儿童贴药时间在
30分钟至1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减轻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疱,属正常反应.不用担心;此时天灸疗法效果更好,对抗体、免疫力提高效果更佳。但要保护创面,避免抓挠引起感染,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药膏。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瘙痒时,可白搽抗过敏药膏医院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贴药期间,特别是贴药当天,要戒吃“发物”,如牛肉、公鸡、花生、烧鹅、烧鸭、芋头等。容易过敏的患者,要戒吃鱼、虾等易致敏的食物。
“三九灸”的原理是,中医认为冬季是人体多个系统疾病的好发之时,立冬之后,天气渐寒,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易患多种疾病。此时在特定的穴位上施用各种方式的灸疗,同时配合辛温中药贴敷,可以温阳益气,益肺健脾,补肾散寒,通经活络,活血逐痰。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气血更加充实,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具有治病、强身双重功效。每年“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可以显著加强和巩同疗效,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三九灸”常选择神阙灸法,在神阙即脐部,运用围针针法加灸罐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不同灸治方法;在背部常选择与脏腑密切相关的肺腧、肾腧穴等,施以间接灸法,如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在四肢常特定保健要穴上,如足三里等,施以温针灸法,再贴敷温阳益气的中药。可以益气行血,调畅经络,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
“三九灸”主要适用于三类人群
一是治已病,主要治疗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是治未病,重点调治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强身健体,通过“三九灸”来提高人体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对夏季已做过“三伏贴”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的作用。
三九天运动的好处
寒冷的冬天固然会给我们带来阵阵寒意,但这个季节,没有了夏日的骄阳,也同样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有句俗话说得好:“冬炼三九”。越是在严冬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就越是能够增强人的体魄。坚持参加冬季体育运动,不仅能够磨练人们的意志,而且能够使机体耐寒抗冻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寒冷的冬天固然会给我们带来阵阵寒意,但这个季节,没有了夏日的骄阳,也同样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有句俗话说得好:“冬炼三九”。越是在严冬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就越是能够增强人的体魄。坚持参加冬季体育运动,不仅能够磨练人们的意志,而且能够使机体耐寒抗冻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也许有人会问这些道理从何而来?这不仅是人们在长期锻炼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而且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三九天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有三大好处:
1.可提高御寒能力。据科学研究表明,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能增强8~10倍。这主要是因为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并促使其对体内务器官、系统加紧进行协调,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的功能,体内产热与散热平衡,从而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这样人们一旦遇到寒冷就能及时调节,久而久之人体便能够逐渐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另外机体不断受到寒冷的刺激后,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就会随之增强。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2.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增强血管的弹性。这对消除大脑因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耐寒锻炼还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
3.接受紫外线带来的好处。夏季骄阳似火,过度地暴露在紫外线下对人体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而冬季在户外锻炼,则可以充分享受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有消毒作用。紫外线被人体皮肤吸收后能够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户外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三九天锻炼好处很多,冬季锻炼的项目也很多,一般多采用慢跑、武术、球类、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等;也可以进行慢跑、打太极拳、打门球等舒缓而充满乐趣的体育活动。
吃点萝卜白菜来“清瘀”
民间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在冬天“三九”时节,多吃羊肉、牛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外,还可多吃一些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等食材来“清瘀”,才不易出现上火、便秘等不适。多吃点萝卜、白菜等可以内热,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因此,在冬天吃点萝卜等寒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的效果。另外,适当吃一些藕、梨、萝卜、白菜、竹笋、木耳等食物,还可散发体内淤积的热量。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营养充足,一般无需盲目特意进补。对于进补膏药,黄铮建议,一定要先请专业医生看看个人体质,辩证进补,切勿盲目。有些人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造成体内淤滞,内火散发不出,倘若再随意盲目进补,很可能越补越糟。
此外,冬天还应注意多喝水。不少人一到冬天,饮水量就减少,甚至只有在口渴时才喝水,这其实对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当人感到口渴时,往往体内已严重缺水,甚至失去平衡。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引起血栓等,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水,还可抵御寒冷。
“三九”养生食谱
1.山药虾皮糊
山药虾皮糊可以滋阴补肾,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虾皮中钙的含量也很丰富,可以帮助人体补充钙质。这款食疗方的具体做法是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剁碎成糜,放入碗中备用。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中火煮沸,加入洗净的虾皮、黄酒、葱花、姜末,煨煮10分钟。然后拌入山药糜煨煮至沸,加精盐即成。
2.板栗烧白菜
生板栗10枚左右,大白菜克,白糖、湿淀粉、花生油适量。板栗煮至半熟,捞出,剥去外壳,对半切开;大白菜洗净,切长条块。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板栗略炸后,捞出沥油。下白菜翻炒,将熟时放入板栗,略烧后勾芡调味即成。白菜也是冬季的时令蔬菜,营养丰富,且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板栗虽长于补肾,但吃多了不易消化,搭配白菜食用则可弥补这个不足。
3.百合雪梨汤
选用百合3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干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待百合熟烂,加入去皮去核的雪梨块,以及适量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雪梨熟吃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与百合一起食用效果倍增。
4.杏仁川贝炖瘦肉
选用苦杏仁10克、川贝5克、猪瘦肉克、生姜3片。把猪瘦肉洗净切块,苦杏仁、川贝洗净,与生姜一同放入炖锅,炖煮1小时,调入精盐即成。川贝也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与杏仁合用不但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而且在清热化痰方面更增一层。
5.小米枣仁粥
将小米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酸枣仁,搅匀煮开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加蜂蜜温服。小米本身具有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能,尤其适合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其富含的B族维生素还具有防治消化不良及预防秋冬季节口角生疮的功效。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玄默草堂
丝弦古琴传习课程火热报名中.......
授课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yf/12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青树多倍20版种疾病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