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预防 > > 正文 >

国医大家董建华医论二十三慢性泄泻治疗

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国医传承与教育研究室第期

国医大家董建华医论(二十三)——慢性泄泻治疗诸法

作者:姜杨等

01脾肝肾同调

慢性泄泻多由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而尤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故治疗慢性泄泻,应以健脾为主,辅以抑肝、温阳之品,以白术、山药、扁豆、茯苓、白芍、陈皮、炮姜、肉桂等为基本方。方中白术、山药、扁豆、茯苓健脾化湿,配白芍以抑肝,炮姜、肉桂以温运脾肾阳气。全方轻灵而不腻滞,随证加减,疗效显著。如食少纳差,脾虚明显者,加党参、莲子肉、砂仁;肠鸣腹痛,肝气乘脾明显者,加防风、木香;形寒肢冷,五更泄泻明显着,加补骨脂、肉豆蔻。

病案1

韩某,男,38岁。

慢性泄泻已有5年,时轻时重。医院做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多次大便检查有黏液及少量红、白细胞。近两月来,每遇寒凉则痛泻加重,大便稀薄夹有黏液,日三四次,形体消瘦,纳少腹胀,食入不化。舌质淡,苔薄腻,脉弦细。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莲子肉10g,白芍10g,炒陈皮10g,焦三仙各10g,砂仁2g,肉桂3g,炮姜5g,扁豆15g。6剂。

药后腹痛减轻,大便转稠,日二三次,唯黏液仍多,前方去焦三仙,加马尾连6g,续服18剂,大便常规检查正常,余症悉除。

病案2

陈某,女,80岁。

胃癌术后,腹痛、腹泻已4个月,形体日渐虚羸,腰酸耳鸣,近1周腹泻增至日十余次,呈稀水样,脘腹作胀,肠鸣,痛则作泄,泻后痛缓。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脂肪球。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年高肾衰,复在胃癌术后,脾胃受损,肝气乘之,致水谷不化。拟先扶脾抑肝。

处方:山药10g,扁豆15g,炮姜3g,土炒白术5g,茯苓10g,荷叶10g,陈皮炭3g,防风10g,白芍10g,砂仁3g,甘草5g。6剂。

药后大便成形,日二三次,腹痛明显减轻。前方去荷叶,加太子参10g,肉桂3g,续服12剂,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遂以香砂六君子汤培补之。

病案3

董某,女,50岁。

7年前患急性菌痢,食后经常腹泻,此次发作已有月余,形寒肢冷,左下腹部疼痛,晨起尤甚,肠鸣即泻,日二三次,多为黏液或水样便,无脓血。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自感腰酸倦怠,近半月小便失禁,纳少口苦,舌质暗,苔薄黄,脉沉细。此系脾肾阳虚为主,下元不固,湿热未净,证情复杂。洽以温肾健脾,佐以清热利湿。

处方:补骨脂10g,益智仁10g,乌药5g,土炒白术10g,扁豆10g,山药10g,茯苓15g,陈皮炭5g,白芍10g,肉桂5g,黄柏5g。6剂。

药后大便黏液明显减少,腹痛减轻,苔黄已退,上方去黄柏,加山药15g,续服18剂,大便成形,小便已能自控,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02

疏理消导

暴泻属实,久泻属虚,这是一般的规律。由于至虚之处,常是容邪之所,故久泻每易出现虚中夹滞;或湿热未净,或气机壅滞,或入络留瘀,或湿浊不化。此时不宜滋补止涩,以免“闭门留寇”,应取疏理消导之法,俾“陈莝去而肠胃洁”。基本方:酒军、槟榔、大腹皮、枳壳、木香、焦三仙。用酒军者,取其消积导滞,化瘀清热之功。

病案

江某,男,38岁。

腰痛、腹泻3年。乙状结肠镜检: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多个散在溃疡。大便培养阴性,未查到阿米巴滋养体。西医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最近1个月,左下腹疼痛加重,大便频而不畅,日行四五次,多为黏液。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口苦,纳少,神疲乏力,消瘦。舌暗,苔根黄,脉沉。曾服参苓白术散多剂,疗效不显。此属体虚邪恋,内有积滞,法当疏利开导。

处方:木香5g,槟榔10g,肉桂3g,白术10g,甘草5g,茯苓10g,黄连3g,黄芩10g,酒军3g,荷叶10g。6剂。

药后腹痛显减,大便转稠,黏液亦少,守方加减续服24剂,大便成形,腹痛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03

温清并用

慢性泄泻如出现寒热错杂局面,症见形寒肢冷,腹痛遇冷加剧,便下黏液或脓血,口苦,苔黄,脉沉而有力等症,应取温清并用法治之。基本方:炮姜、肉桂、木香、山药、扁豆、黄连、陈皮炭、白术、茯苓。热重加白头翁,寒重加补骨脂,气滞加槟榔,夹瘀加酒军。

病案

胡某,男,22岁。

两年前患急性菌痢,因治疗不当转为慢性腹泻,遇冷而症情加重。近两月大便每日三四次,多为黏液,偶有脓血。左下腹隐痛,晨起必泻,肛门有下坠感,四肢欠温,舌暗红,苔薄黄,脉沉滑。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此为脾阳已伤,湿热留滞。治以温清并用。

处方:葛根15g,黄芩10g,黄连5g,荷叶10g,山药10g,扁豆15g,炮姜10g,肉桂3g,陈皮炭10g,槟榔10g。6剂。

药后腹痛止,大便成形,偶有少量黏液,唯仍口苦,守方加减续服18剂而愈。

04

升清降浊

久泻而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相干,往往出现大便稀薄,或如鸭粪,或见完谷不化,脘腹痞满,纳差,苔腻等症。泄泻与脘痞同时并见是辨证要点。治疗此证要升降并调而有所侧重。基本方:柴胡、升麻、葛根、荷叶、党参、白术、陈皮、焦三仙、槟榔、木香。其中荷叶应是常用之品,取其升发清阳,开胃消食,利湿止泻。

病案

王某,男,30岁。

腹泻3年,大便混有黏液及不消化物,有后重感,腹胀,嗳气,口臭,形瘦纳少。舌淡,苔薄黄根腻。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细胞(+)。证属脾虚泄泻,升降失调。治宜升清降浊。

处方:柴胡10g,升麻5g,党参10g,白术5g,焦三仙各10g,木香5g,陈皮10g,荷叶10g,桔梗5g,大腹皮10g,酒军2g。6剂。

药后腹胀显减,大便畅而转稠,守方以山药易酒军续进12剂而愈。

05

燥润相济

久泻不止而口干舌红,苔剥脱,是脾阴虚亏之象,治疗时要燥润相济。基本方:白术、苡米、山药、扁豆、莲子肉、陈皮、石斛、沙参、五味子、茯苓。

病案

王某,男,60岁。

间断性腹泻两年,加重两个月,每日腹泻三四次,多为稀便或水样便,腹痛隐隐、口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苔剥脱,脉细弦。证属久泻阴阳俱伤,治宜健脾渗湿,滋养脾阴。

处方:白术5g,山药15g,扁豆15g,薏米20g,莲子肉10g,陈皮10g,沙参10g,石斛10g,麦冬10g,茯苓10g,甘草3g。6剂。

药后口干显减,大便较软,每日3次。守方加减续服24剂,大便成形,每日1次、舌已不红,舌苔薄白,纳食增加。

(张元浩整理)

声明

本文摘编自《国医大家董建华医学经验集成》,作者:姜杨等。编辑:吴晓丽。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nd+

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yf/1215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