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四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是元音老人,针对各类修习人的问题,修证方法,悟心要领,特别对悟后用功,保任、除习,都有详尽开示,体现了老人慈悲恳切的作风与广利有情的悲愿。此书的出版,可称为《佛法修证心要》的姊妹篇。老人所说,都是对机施教,应病与药,善巧方便,指示学人。希望读此书的人勿执文字,勿落言诠,举一反三解粘去缚,直趋菩提。光明佛坛将分四次连载,这是第四期也是最后一期,欢迎分享。
三、与修法相关的
1 问:为什么修颇瓦法的人到临终时才能走,而不能提前去? 答:没有到走的时候是不应该走的。身体好的时候走就等于自杀。人身体里有千万条虫,也是众生。身体好的时候走等于杀了他们。临终之前,身体里这些生命都先死了,你才走的。
2 问:我现在搬了新房子,风水不好,常有怪事。 答:很方便的,念大光明咒。在你房子周围一边走一边念,多念念。先到房子外面念,再到房子里念,要结手印念。
3 问:现在人死后三天火化,因神识未走,烧时嗔恨心起,大多落入不好的地方去了。放在殡仪馆要冷冻,这样死者也会因冷而生嗔恨心。有何办法可免去大家的苦恼呢? 答:修道人功夫越深,走得越慢,通常人三天就走了。在可能的范围内,用一个小棺材殓好,七七后再火葬。
4 问:修行到什么时候,才没有隔阴之迷? 答:微细流注消尽,即无隔阴之迷。
5 问:不明飞行物是怎么回事? 答:属于天人,天人比我们还聪明。报上说的外星人,属于欲界天的天人。
6 问:人临终时昏迷了,去处就不好吗? 答:昏迷不太好。旁边要有人喊他:“不要睡着,清醒清醒”喊他,他会不会烦?不会的,但不要碰他。我们的吹耳往生咒很有用处。
7 问:助念往生时,助念的人应坐在哪里? 答:不要坐在他头上方,他的神识要从头上出去的。可坐在两边。
8 问:肉身不坏是怎么回事? 答:入定了,三味真火将体内细菌烧死了,所以不会烂。人体内有很多细菌,它们也是众生,度众生应先度自己身体内的众生。
9 问:中阴身的情况怎么样? 答:身体坏了,后面的胎胞还未形成,这中间的一段时间称为中阴阶段。中阴身最多有四十九天,一七,一个变化,一个七比一个七低下,所以越早超度越好。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中阴身,一断气即往生了。生天也是如此,下地狱的也没有中阴身,生其它道的就有中阴身了。中阴身受业力牵引而到相应的道里投胎。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用功,障都消了,光明大放,不随念转,纵有中阴也不能系你,业力也牵不动你。后面魔鬼、夜叉、老虎来追你,你知道全是假的,就不怕了。活在世上就要锻炼,做到念起不随,境来不动,大有好处,这样,就能受生自在。
10 问:人死后,自己不去住胎,就可以不在六道轮回了吗? 答:不行,你能不住胎吗?心动了就投胎了。有个修道人,出阳神看见大树下有个白胖的女人,心动了就去抱她,(其实是个母猪要生小猪。因业力所感,他看到的却是白胖女人。)这时他听到有人说:“我家的母猪生了小猪了。”他一看自己变成小猪了,赶快撞墙死了。“呼!”又飞回来了。习气就会使你动心,所以现在就要磨炼。六祖大师还要到猎人队伍中磨炼自己,二祖禅师也到酒楼、茶馆、青楼去练心。所以大家要把路摸清楚,勇猛向前。最重要的是认识本性,做功夫将习气磨光,从一地、二地……上上升进,将习气除掉。
11 问:中阴身有佛性吗? 答:离开佛性有中阴身吗?离开佛性什么也没有。中阴身是第七识的幻化身。第七识能离开佛性吗?
12 问:人死后自性到哪儿去了? 答:随业转了。你造什么业,就到什么地方去。造善业到善的地方去,造恶业到恶的地方去。现在你修法了,就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了。大愚祖师慈悲啊,告诉我们,愿意到兜率内院的念慈氏咒,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就念往生广咒,给你一个去处。本来是没有去处的,因佛性无所不在啊!为什么有去处呢?着相啊,执着啊,心没空净啊。佛性没个影相,不需要地方,着相就要有地方啦。
13 问:有些居士将念的经当“经票”用,还有的去人家里做佛事收费,以此当职业。 答:“经票”实属迷信。有些修行人不明真理,假此敛钱。更有甚者,未曾念经,即用红点点在黄纸上,作为经票出售,自欺欺人。他们只顾目前享受,不顾将来受地狱苦报,诚愚痴甚矣。
14 问:有些佛事活动不愿参加,而对讲经说法的活动感兴趣,是分别心吗? 答:修行人应择善而行。
15 问:现在性欲明显淡了,有时为了顾及夫妻感情不得已而从之,然而能做到观心不动,只是应付而已。不知这样对用功有何影响? 答:淫欲是生死根本,更是修道的大碍。不断淫欲,绝不能成道!在这上面了是真了,否则皆是空口说白话,毫无实际意义。你应付你妻时真能不动心吗?你要小心啊!
16 问:见性开悟的人,是否可以成家? 答:真开悟的人还想成家吗?!想成家的人绝对未曾开悟!淫欲为生死根本,真开悟的人怎么会和女人做那种污秽的事?
17 问:居士在家修法打坐,生病了该怎么办? 答:要看什么病,能不能修法。体力够不上不要修,不要勉强。正好要用功时生病了,这是业障重,可睡在床上观心或持咒。
18 问:弟子有一子,吃喝大小解都靠别人,但一靠近,他就抓人的头发,平日还抽风。一直用药控制着。有人劝我不用给他治了,任其自然吧,但我不忍心,真是进退维谷。 答:这真无法可想,有病不能不治,只得忍耐一点。可求佛菩萨加持,让他迅速舍报,往生天界。
19 问:近来每觉世间苦多,工作事务繁忙,这或许是宿世欠人的。只是体障未除,每于病痛困扰之际,便思出家修道。 答:事务多正是锻炼你将妄习化尽的机会。你果真无心而应事,绝不会感觉疲劳。出家是出妄念缠缚的窠臼,不是离开家人。心若不净,即使离开家人,寺院里也麻烦得不得了。你能努力修法,将来一定有成就。
20 问:病痛中有时觉得很苦,泪水常含,心无主张。真想去上海拜见您老人家,亲听指教,使我脱离苦痛,悟解心开。 答:不要东求西求,一心念佛。求佛加被,求生西方吧。念佛要打坐,随呼吸心息相依地金刚持念佛,不要出声念。要好好摄身,不可多行房事,还要遵医服药。
21 问:躯体病痛丝丝显出,该如何进一步打破妄幻? 答:这知痛的即是主人公。知痛的主人公自己不痛,但看着这疼痛的幻躯,即无事矣。
22 问:曾闻旧时有修其他法门的学人,由于用功急猛或方法不当等导致发狂、吐血等病。这是怎么回事? 答:发狂是先着胜境,后胜境变为恶境恐怖所致。吐血是背靠椅背、墙壁或用功过猛,火气上升所致。
23 问:您电话慈示,后学之头痛病,将来会导致“老年痴呆”等症,此宿世何因所致?今当以何法解之? 答:头痛的病因很多。生理四大的不调和是其诱因,主要是夙业所致。但一切皆空,宛如空花水月,不可得。而众生愚痴,认假为真。业障本空而执有业障,本无受报而认有受报,以是因因果果缠绕循环,烦恼苦痛不已。你今头痛,一心修法,不作痛会。待心空,气通,痛即解矣。亦何老年痴呆症之可怖哉?!
24 问:经医生诊断我患结肠炎,究其原因是气机不通,情志紧张所致。气机不通是否与我打坐的姿势有关?如何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我现在是否可暂不修四印,而专修二印呢?用咒力来治病,每天修几次?用大悲神咒给人念诵一杯水,对自己有影响吗?祈请上师开示。 答:(一)可以专修二印。(二)放下一切,情绪即不紧张。(三)每天修二次。(四)可以给他人咒水治病,对自己无害。
25 问:用“治病咒”治病,是否应用金刚持?摩擦有病部位要多长时间?是否还要配合服药? 答:平时多念,治病时应心诚敬。念咒不用金刚持,应出微声念。摩擦患处一百零八遍或一百二十遍,可服药。
26 问:一切都放下不管了,对小孩也不管,人家会说你这个人很自私。 答:对小孩我们要尽责任教育他。有些子女就是不听父母的话,担心又有什么用处呢?事情要做,但心不粘着,亦不要慌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位宁波居士打坐,定得很好,人家跑来告诉他:“你的小孩掉到水里了!”他不管,这就不对了。人事没尽,这不行。
27 问:我们这儿有位修道家功的,自称已见性,他的性是指腹内的“丹”,对吗? 答:结成丹,充其量是出阳神。阳神还是神识,不是本体。正如黄龙祖师所说:“纵饶百万劫,依旧落空亡。”有何益哉!
28 问:《密勒日巴传》里讲修行到最后显示神通,这是否表示成道? 答:你又著在神通上了。到那个地步自然显现神通。神通不是修出来的,是本来具足的,它不能发挥出来是因为心不清净。用法修来的神通不可靠,你要神通,鬼神、妖就来附体了。祖师们再三说:神通求不到,求来的不是真的,是附体。
29 问:弟子发心努力修法,以不负师恩,不负诸佛菩萨慈悲加被之大恩! 答:这是最要紧的一着。不努力修法,纵然说得天花乱坠,于生死关头亦无用处。修法千万不要著神通,神通是人人本具的,只因贪嗔痴作祟,向外追求,执取幻影,盖覆了本性光明,以致无从发挥。今只要息下狂心,消除贪嗔痴的妄想、颠倒、执着,即自然显发神通。故永嘉大师大声疾呼:“但得本,不愁末!”神通不可求,求亦不可得。纵然求得,也是假的,不是本具的神通。《大日经》明白的说:“要先得道通——漏尽通,然后五神通不求自得。”可见修法求神通是大错特错的事。但现在修法者,百分之一百都求神通,以致走入歧途。这既白费精神,浪费了金钱,还有入魔之虞,真太不值得了。望你猛然醒悟,再不要随人脚跟转,去求神通。
30 问:近来有佛弟子由念佛法门改修“如意金刚法”。据说它起源于佛教密宗最上乘的无上瑜伽部大圆满心髓。但视其修习者所谓“圆成法性”之快,尔后法力推动其“外功”、“内调”等现象,不知是怎么回事? 答:不知此法底源,不便妄加评说。总之“离心说法,便是魔说!”此颠扑不破之真理,无可还价。现时牛鬼蛇神蜂起,都说是最高佛法,究其实际,不过是弄识神,玩鬼通而已。
31 问:房内有蝎子,蜈蚣等毒虫,该如何对付? 答:一般你不理它,它不会蜇你。
32 问: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现在都在兜率天,他们还下来吗? 答:有机缘就会下来,今天有机缘今天就下来,下来后也可以上去,很自由的。
33 问:师父,我们过去生怎样,根基如何? 答:你现在的家庭、社会地位、经济情况就明白地告诉你,你的过去是怎样的。你现在能信佛,就是有善根。尤其能遇到心中心法,你就有无上的善根,说明你过去也都在用功。根基好坏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你不怕吃苦,努力精进修行就是上等根基。怕吃苦,不用功就不是好根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与佛一样,没有少一点,是自己迷了,所以要赶快醒悟。
34 问:祈求恩师咐嘱我几句话,以作为座右铭。 答:心空无住,任运逍遥。但尽凡情,不求圣解。
35 问:弟子从内心到行为,无论有什么不对之处,都望师父狠狠批评,不然我这个障深慧浅的凡夫,何日才能亲证菩提呢? 答:菩提在你面前还不认识吗?这问话的是谁?不是菩提又是什么?!
36 问:愿能得上师照片一张,作为后愚增上缘。 答:学佛修行是心行的事,不可在色相上追求。若要观相,观观音大菩萨或阿弥陀佛可也。
37 问:明眼善知识也会有偏爱心,对非常有缘的弟子,会很器重、偏爱、加持是吗? 答:阿弥陀佛!本不应有偏爱之心,一切众生都同样具有佛性,故皆平等无异。但因宿根略有差别,宿缘亦不无深浅,故无形中使他人看来有些微的不同对待之见。这都是当人的分别劣见所致,此诚无可奈何之事也。我们修法,只要心空,不要分别对谁亲疏,则心无挂碍,功夫易于上进,道业有成。否则人我是非丛生,对修法无益,成道无望矣。
38 问:听师兄讲,我们能亲近师父并得以心密大法修习,是二千五百年前与师父一起在文佛尊处听闻讲法,并承事于佛,由此殊胜因缘才有今日之胜缘,是吗? 答:既已知道宿世有胜缘,还要讲什么细节?这不是著相吗?须知一切皆空无自性,讲什么过、现、未三际与东西南北中啊!!!
39 问:弟子由气功转入修佛法,经历了较长的历程,深信宇宙人生有光明大道,乃立志修学正法。 答:有此认识也是宿世深植善根所致。
40 问:有些弟子,修持时间不算短,收效却不大,究其原因,不外有三:(一)不持戒五戒至菩萨戒。(二)不食素。(三)不断淫心及淫行。高谈圣境,而自身习气较重,久之退失道心,或转修它法。 答:是呀!这些人无福报修此法,不能成道,这是他们自作孽!
41 问:如何放生? 答:先给他们皈依,对他们说:“你们业障重,先给你们念三皈依。”可念《中阴救度法》中所说的咒。最重要的有三个:六道金刚咒、听闻解脱咒、本觉大密咒。此外还有:大光明咒、往生广咒。这些咒要多念,每个咒最少要念一百零八遍。
42 问:晚饭是否要吃? 答:晚饭不吃不太好,可以少吃一点,如果不想吃,也可以不吃。肚子觉得饿,硬是不吃是不行的。有些人晚上打坐坐得好,感到吃了东西容易昏沉,就不吃饭。禅堂参禅,晚上易饿,故也可让大家吃点东西。成道不在于饿肚子。
43 问:饮食对修法有什么影响? 答:没有营养身体不行,但这并不是让你吃荤腥。因为吃荤腥会杀害生命,没有大悲心,不好。其实蔬食具一切营养,这就足够了。但各种蔬菜都要吃,不要单吃一种,还可以吃些牛奶。不需要再吃鱼肉了。我们长期吃素,身体不是很好吗?
44 问:我们在万佛城拜宣化上人为师,现在要学心中心法,灌顶拜另一位师父,有冲突吗? 答:没有冲突,我本人就拜了好几位师父。我的第一位师父是天台宗的兴慈老法师。后来拜禅宗师父,还有华严宗的祖师应慈老法师。学密法后拜了贡嘎上师、王骧陆先生和法相宗范古农老居士为师。没关系的,我们这个法就是禅,不必有顾虑。
45 问:修心中心法要不要吃素? 答:我们主张吃素。有些人吃荤吃惯了,一下吃素不习惯,也可继续吃一段时间。用功修法了,修到气血转换时,叫你吃荤你也不要吃了,所以最好不吃。
46 问:应该怎样忏悔? 答:我们从前在不知不觉中都造了业。罪从心生,还将心忏,心空净是真忏悔。
47 问:弟子根性愚痴,曾对师尊产生过许多疑问,真是罪障深重,望恩师责骂我,消我罪障。 答:修道最不能疑惑,信力不足做一切事都不能成就,修道就更无望了。你要赶快忏悔,否则非但不能成道,还要遭大罪障,更将遭受恶果,你要小心了!
48 问: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障碍,怎么处理? 答:这都是磨炼你的定力,磨炼你成道的增上缘。不要怕,一切唯心造,心空障消。心若着相,障永远消不掉。动心就造业,所以一动心就要忏悔,心空净就好。
49 问:学佛的人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答:修法心空,人际关系如何搞不好?人际关系搞不好都是自己执着不舍,主观太深之故。
50 问:未彻悟前如何应缘、待人接物? 答:一切无住,心不随境转即是。
51 问:未彻悟前,是否一切不管,待定慧力充足后再随缘应化,对境练心? 答:不对!现在即须对境练心,在练心的过程中增长定慧力。
四、信函摘抄
(一)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1 我是一个年青教师,种种因缘,遇到并喜欢上了佛法。从此在佛法的熏陶下,人生发生了转折。不久前在灵岩山,皈依了三宝,成了一名在家弟子。 师批:“自由仁者深植善根所致,曷胜庆幸!”
可是自己业障深重,信愿行不清净,没有力量,仿佛被一层层浓密的乌云遮盖住了,不见光明。虽然念佛、诵经却难得真实利益。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更是妄念纷纷,恶业不断。又无缘遇到善知识,找不到出路,信心渐渐地随着外境沉浮,但又实不甘心随波逐流,苦闷之心难以言喻。 师批:“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应每日早晚打坐,每次至少一小时,逐渐加长时间。坐时趺坐,手结弥陀定印,不用念珠,随呼吸念佛,一进一出,念佛一句。静静地用耳根听你佛号从心发出的无声之声,不用出声念,摄牢意根,即能渐渐入定。下座后,还须随时观照,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久久功深,妄心不起,乌云消散,即觉轻安自在,虽整日勤劳,亦无负重之感矣。”
不久前,有缘在《禅》杂志上拜读了您老的《略论明心见性》,虽一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义,却深信您是当今难遇难逢、德高道深的善知识,如同溺水者遇到了救星,欣喜万分。早就想写信给您,唯恐心不真诚,迟迟不敢动笔。今日终于鼓起勇气,恳求您老人家慈悲,为我指出一条明路。 师批:“当斯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仁者只按上述方法天天打坐念佛,上座下座均须一切放下,事过即不留,宛如水上画图一样,一笔起处,水面毫无痕迹。果能如斯用功,不出三月,定相必定现前,望仁者勉之!暇时广阅各种经论。”
2 尊敬的上师,我已有十年没这样哭过了,我不敢想象失去您的教诲会沦为什么境地!唯有您,我心中信赖的上师,我才感到安全、踏实、幸福,我多么希望能为您做些什么,我多么希望能亲手侍奉您老人家啊! 师批:“远处相亲近处稀,身影从来不相离!”
3 有缘蒙尊师亲授心密,弟子幸甚。在此末法,师尊为广度有情,把此无上大法公诸于世,功德无量! 师批:“有缘修此大法,确是无上福德。”
弟子由气功到进入修法,其间征程可谓漫漫。在十多年练功过程及现实生活中,深感宇宙世界和人体内在物质的不可思议,而深信宇宙和人生另有光明大道,乃立志修学正法。 师批:“有此认识乃宿世深植善根所致。”
从而孜孜不倦,克服困难,寻访名师大德,曾修过观音法门、念佛法门、颇瓦法等。 师批:“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自拜读《佛法修证心要》后,深感得之恨晚。书中字字句句,足见尊师亲修实证之金玉良言和慈心度生之佛祖心肠。 师批:“你我有缘,故有此感受。”
特别在此末法时代,心密复出,犹如当空红日,殊胜无比!因此即起程往沪见尊颜求赐法。 师批:“心中心法是密法中的心髓部分,是大根器人才能修的。”
(二)上师复函
4 近闻有人瞎指点,以为如识得能说、能闻、能行、能做的大功能,就是开悟,不用再修持了。殊不知,认识这大功能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是理解,离证悟还差十万八千里。解悟只算知解,遇事即飞去,丝毫不得力,在生死岸头作不得一点主。这在宗下曰之为:“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真心了生死者,可不慎欤?! 因不忍见诸方学子受此盲子瞎指划而误入歧途,放弃修法而生死不了,故高声疾呼。修法未到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完全消殒而了了分明时,不算见性;即使到了这时,还有习气在,亦不能罢手不修,还须奋力修法,以增加定力而完保任之功,庶能同证菩提,不枉过此一生。
5 上海同仁集资印刷了一批密宗宝典,是莲花生大师著的《中阴闻教得度秘法》。这是帮助佛子们生前未曾修好,于圆寂后得度的要法。莲花生大士悲心痛切,怜佛子们修行不力,生死不了,再一次于死时助其得度,用心良苦,我等得之,幸何如之! 遇真实修行的同仁给一本(不要滥发,该书无多),助他得度,以结善缘。这是上海同仁和你地同参广结善缘的,望珍重妥善处理,千万勿马虎、糟塌。
6 修持佛法贵一门深入,不可杂修。心中心大法是密宗最高的心法,和西藏有相的密法不可同日而语。你怎么修了高深的心法又去听人家的不知深浅的瞎话改修其他法门,走冤枉路呢? 还算好,你知道改回来,重修心密,又恢复了光明定境。再不要杂修他法,一心坚修心密,圆成圣果也。 你说犯了淫戒,功夫打了折扣。是的,淫为万恶之首,功夫再好的人,一犯淫,功夫也就大退特退,乃至于发了神通的人犯了淫,神通也会失去。 你今年多大年纪?还这么冲动!你犯的淫戒是和你自己的妻子同房,还是与第三者?这要说清楚,以便为你补救。
7 来信收悉,你大有长进,可喜可贺!《中阴救度》一书,确是密宗宝典,教导我人于生前未得度者,于死时得度成佛,无大福报者曷能遇之?你能珍视、慎重赠人,深合我心。 你搬入新居,一切皆符心愿,福缘甚佳。望更好地保护己灵,勤除旧习,俾能大放光明,圆证报、化二身,圆成佛果。
8 来函所问问题,兹答如下: “心空境隐”,一切境界本自空寂,只因妄心攀缘,乃生种种幻相,及至缘心息灭,幻境亦自息灭。所以当你上山,心空无住时,山色树林都一起消殒无余;但当幻境息灭时,“觉性了了,非如木石”。即《圆觉经》所说:“幻灭灭己,非幻不灭”之证境也。仁者于此见到,当善自保护,时时心空,勿随境走。遇有念起,即便斩断,不令相续,如斯精勤长养,不数年即圆熟矣。闭关,一要心空意闲,不然,要闷气难耐的;二要有清静关房;三要有道粮;四要有护关者;五要有导师。功效是可以早日打成一片。
9 来函所询各点、条答如下: (一)静卧时,妄念不行,以平时修法般若薰陶,故内心开发发出爆声。当爆炸时,身心了不可得而正念了了,非同木石,这是什么?你在这上面猛着精彩,一认认定,就是见性了。若再舍此而别求,则佛无觅处了。 (二)“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者,即正当大爆炸时,非但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即连虚空亦不存在也。 (三)六识在大脑,七识在心肺相交之脉管内,八识在心包络内。六识主思考分别,七识恒审思量着我,八识储藏种子。 (四)觉,警惕意。念起即觉,不可随妄念跑。观,看着。用正念看着妄念,妄念一起即觉而不跟妄念跑。照,如阳光、明灯朗照,不用观而自朗照一切,了了分明而不着一相。
10 你说因出门,做工夫时有间断,这是你把做工夫看成定式了,以为在座上结印、持咒才叫做工夫,下座走路、做事就不是做工夫了。这是大错!须知真正做工夫,是在座下日常动用中。我们应缘接物,在紧张、纷忙中,尽管身、手、头、目等均劳而心不动摇,不随物转,只了了应付,无得无失,无嗔无爱,镇日心中空荡荡的,才是真做工夫。偶一失照,心中有物,即是间断;否则不名间断。等到工夫圆熟,还要扫除悟迹,掀翻窠臼,无悟、无得;无佛、无众生。一切不有而妙用无穷;一切不得而神通无量,这才是广大无边,甚深玄妙三昧。 我们做工夫就是先从悟自本心,见自本性下手,然后绵密观照,不使心中存一毫法见、物见、佛见,整日空荡无依,随缘穿衣吃饭,把历劫所养习气消磨尽竟,自然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无有余剩,正不须修什么虹光法。这个虹光法修得不好,即心未空尽时,非但身不能化光;还要出偏差,眼睛还会瞎。你们都有白内障,修光更易使白内障深化而导致眼瞎。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依照禅宗的修法,用开悟、保任而圆证的进修方法较为稳妥。 你说做功时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平静、平淡,这是最好的感觉。因为一有什么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点境界也没有,从而忽地一声将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化空。正与么时而灵觉了了,无能知所知,无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你又说,做功夫不能打成一片,这是你功夫未圆熟所致。只要在一切境界中不断地锻炼下去,不久自会水到渠成。你现在功夫已有相当基础,再精勤修炼下去,我想不久你就会桶底脱落了。望你好自为之!
11 座上身心世界化空,灵知了了,这正是本性现前。有时不是了了觉知,又不像打瞌睡,这是不住觉的无知之知,也是好事;但不要落入无记,就行了。 你不是一事无成,已经证到本来面目,只要在事上锻炼,将旧习化空,任何顺逆境都无动于衷,就能进一步放大光明,现神通,将色身转成光明报身了。但切不可追求,只任运与么锻将去,时机成熟,即水到渠成了。那时要现意生身即现意生身,不是什么难事,望好自为之。
12 尔等每星期在同修家聚会一次,互相切磋,督促前进;尤当盛夏,仍能不辍修持,确甚难能可贵。 一切境界,本自虚幻无有,皆吾人妄心蠢动而蕴集显现,心若不动则幻境自消。故古人谓为“妄念消尽幻身融”,诚不巫也。仁者正念提起时,则妄心不动,妄心不动则妄境自消。故一切人物皆呆滞不动;反是,妄心一生,则一切妄境又复生起矣。此时若更正,念亦脱。(即无所谓正念、妄念,皆不可得)。则一切物境,影子亦不可得矣(即连呆滞的尘影亦不可得)。望同仁努力前进,勤于觉察观照,则到家之日不远矣。 一切大乘经都可阅读,如你手边有《圆觉经》、《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法华经》、《华严经》以及上次所讲《六祖坛经》等,都是修法必读之经,可以一一参详。
13 打七须俟气候稍凉,现在尚嫌太早,阴历十月开始最为确当。某人说无消息,不愿打七;又某人说已有消息,不消打七,这都错会了打七之义。无消息正好打七,七识一死,则好消息自来;七识高涨,不用专功打死它,如何会有好消息?有好消息更须打七,七识死透,八识始能翻身,才能发挥大机大用。如何可以得少为足,以为有了消息,就可以不打七了。试问七识妄心不死透,习气如何能了? 内心翻腾,这是妄心种子被般若火薰得翻动起来了,将要打脱而未打脱的现象。此时要耐心沉着,不可慌乱。难以忍受时,可出声持咒,千万不可因心烦意乱就下座,半途而废。因打七就是要打死七识,这七识将要死时,它当然拼命挣扎,所以你就内心翻腾,紊乱难过了。不趁此时着力打死它,稍一放纵,就又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这时放弃不坐实是大错,以后遇此情况,须耐住性,继续坐下去。七识一死,大好风光就呈现眼前了。 可以在自己房内打七,不须要什么仪式,因为这是无相密。 上座有时舒适轻松,有时烦躁不安,这是功夫未落堂的必然现象。因识心未死透,不无反动,所以有或上或下的情况。总之,你须好亦不喜,坏亦不忧,自管心无所住地坐下去。等你心真空净时,自然安适受用,无忧无恼了。 “万物本自闲,惟人自扰!”又道:“是法住法位,各不相涉!”一切事物本不干扰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妄心乱动,取境着相,才烦恼重重。你看电视时,心一空,就不为境扰,这时你的身心就和电视不相干涉了。所以教你们时时要觉照,就是这个意思。你现在会用了,我很欣慰!还要加功,做到任何时、处都一样,不为境扰。而后觉照亦不要,仍然心空如洗,空亦不可得,方可放手。
14 所谓“当下”者,即一切妄念断而了了分明之时也。这“了了分明”即当人佛性。 平时行、住、坐、卧都要照顾“当下”,不能随念转,跟境界跑。 对境不动心、不分别,为现量境界。而了了分明的自性是体,不是用,见色闻声而不粘不著,这是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15 入座后,身手化空,是好消息,这“知”身手化“空”的是谁?应在这方面着眼!这时并不是没有知觉,只是妄念消亡罢了。听到声音惊醒,这听到声音的又是谁?可见不是睡着或落入无记。假使昏睡,手印早散,人亦不会坐直;假若无记,哪会听到声音而惊醒。 正入定时,应一无所有。如有境界,不予理睬,所有幻境,自然消灭。如在境中,迷迷糊糊,不能自主,那是入了梦境,须提起精神,睁眼出声念咒,驱散睡魔,摄入正定。望好自努力,勿入歧途! 三密相应的妙观与某先生的观心法门略有不同。三密之观是:身(内空)、心(密空)、外界(外空)三空相应的见性保任法门,而某先生之观心是未见性的觅心法门,所以不同。做时,后者虽能看见妄念起处,即便化空,但一不知真心是什么?而前者已知真心,不再起疑,故不同。
16 你能时时观照,保护本来,不随境流浪,这是真用功。反之,虽然每日打坐,念佛,下座后即忘其所以,妄念乱动,随境流转,那不过是表面用功,实际无甚收益。 坐中境界,不管好丑,俱不可着。一生心动念,即是妄觉,妄觉一起,再好境界也保持不了。因这想保持之念,即是妄心故也。 坐得身心世界全空,而了了分明,这是什么?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也!见得这空、净、光明无相的面目,你还着世间的假相吗?进一步,时时、处处保护它,不让他随境生心流转,这种空、净、明朗的境界就时时现前了。你问为什么这种境界很少现前,因为你多生历劫执着惯了,无明习气深厚,今虽一旦打破,见得本来,而那深厚的习染根子依然存在。所以要进一步时时处处保护它,才有念起,即须祛除,不让它流浪起灭。把这着相的习染分分除尽,就大功告成,证成圣果了。这一条非常重要,望你好好记取,用功保护!!! 不要着光明,你只空心,心净光明自生。因本性是光明体,你现在光明少,是心不净故。心果真一无所着,不求光明,光明自大放也。 真入定是对境不惑,死定有什么用? 忘记不是坏事,我们做什么等于不做。为什么要耿耿于怀记住它呢?古德云:终年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就是叫我们须心空无住也。
17 兹就来函所问,答复如后: 有时迷,只要勤加警惕,在事境中不断地磨炼,即能将迷情化去。至于中阴如何,完全根据你在世的功夫而定。现在如能不迷,则中阴亦能作主;现在如不能作主,则中阴即会昏迷。到那时,只能请道友帮助提醒,唤醒迷梦,方得解脱。 修随心陀罗尼,右手不能放在大腿上,如实在不能高举,则可稍低,贴在胸腹间。亦可不结印持咒,但力量稍差,你可修习。
18 你下座后休息时能看见自己,这是神忽离体。因打坐后,心情安定,不似坐中尚有要入定,要成道等诸般妄念,七识为之封牢,不能自由出入。坐后休息,一切心空,七识在撤离封闭的情况下,即能离体而出游了。所以教你们在打坐时,一切放下,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求,顺其自然,即能安然入定,开悟成道了。 梦中吃荤菜是你女儿劝你吃荤的反应。你能吃而无味,不贪吃,不着吃,这就是吃素。因所谓吃素者,乃无吃的要求,而不在吃与不吃也。 另外,关于闭关一事,可简可繁,随自己取修。所谓闭关者,即闭户不出,在家用功精修。有的是终日打坐,不讲话,只吃一餐;有的是坐坐走走即经行,看看经文,也不讲话;更有的也可说一些话。总之,是闭紧自己的意识关,不让其乱动,用以早日圆证菩提而已。
19 某某去国外弘法,可喜可贺!一些师兄弟们不理解他,是他们未开法眼,不识真人。 你现在得其人的指教,有所悟入,曷胜庆幸?但切不可得少为足,以为到家无事,须兢兢业业,努力在境中锻炼,勤除习气,去尽现业流识,方可放手。否则落个悟后迷,枉修一场,岂不可惜! 我年纪大了,不想出门,只拟安隐休养。望你好好用功,不要半途而废!
20 阁下所作功法与我相左,爱莫能助,为之奈何? 阁下既醉心于气功,何不拜一气功老师资助前进,以免步入歧途。以气功无名师指示,难免有阻、隔、滞等等偏差,非但对色身无益,抑且有害于生命矣。 练气功系练色身而不及“真我”,犹如只知修饰房屋而不知保养住于屋内之主人,故功夫再好,亦不能了生脱死。我所致力者系内之主人而兼及房屋,故与阁下功夫不一致,无从帮助阁下前进,尚乞见谅!
21 修道人功夫略有三种深浅: (一)妄念随起随觉,不跟它流浪往返。临命终时,纵有中阴,亦能所向自在。其不觉者可无论矣。 (二)任何时、处,爱、恶俱亡,则可变化自在。 (三)喜、怒、哀、乐,微细流注断绝,则与果佛同步,究竟自在矣。 仁者于此三种境界中自揣在何次第中,努力向前,自能究竟自在。
22 连打坐七次,既可一次坐满,也可分七天每天坐一次二小时坐满。一次坐满,效力更大。 某某有志弘密,甚善。师兄弟们,不但你一人,都应齐心协力助他办道。不知除你外,其他同仁,肯出力否?求佛菩萨加被,助你们顺利开办道场。
23 来函所说甚当,对始终不相信的人讲煞也无益,还不如缄默为宜。 梦中说法,且任佛寺住持,为将来有大成就之兆也,可喜可贺! 有生必有死,此自然之规律,故须精勤努力,跳出生死圈囿,方不虚此一生也。
24 关于修法爆炸,本属寻常,修至一定阶段,气机爆发,犹如火炉水开,瀑满溢出,发出声响,不必惊怪。至于外间台灯罩垂丝晃动与令正闻有板凳坠地之声,此乃由震波及外物与令正和你气息相通之故。 修至相当程度,也可由外物声响引发爆炸而将宇宙、身心震脱,从而彻见本来。 入座时,须一切放下,不可起心动念,想理想事,任它魂灵出窍,遨游太空,我只不见不闻。在发生大爆炸时,即将身心世界一齐炸光;于一物不立,空也无着时,猛着精彩,会取这“知”一物不立的是“谁”?在兹一发千钧时机,稍纵即逝,倘于此,一眼观破,则一生修法事毕,逍遥自在矣。 仁者修法不谓不力,但错在想理、想事,故于大爆炸时未能将身心世界一齐爆空;又开眼看外界事物,还是着相,故错过良机,未能彻见本性。望好好努力进修,(一如既往的修习,并在动用中,时时不忘观照)。自有消息到来!勉之勉之!!!
25 小根劣慧者闻佛说上乘法,不无惊怖恐慌,故法华会上有五千人退席也。学者于闻一切众生皆如文佛而敢于承当、无丝毫疑让者,即非一佛二佛……所种善根者矣。
26 某某上师来温,叩拜参访,请益印证,自是学子分内之事。若脚跟未稳,随其起倒,则失之远矣! 学佛悟道,本非易事,故参禅行者精进不懈动辄二、三十年,方得个入处。若今人一曝数寒者,虽数百年,恐亦无门可入也。 今我等仗佛慈力,不甚费力,轻易即得个休息地,深感佛恩浩荡,卒难酬报!然真理虽然顿达,悟此灵知之性即是法身,与佛无异,但多生妄习已成性,喜怒哀乐,微细流注,欲其净尽无染,又非朝夕能就。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能稍有轻忽,时时体认空寐之体,勿认色身;惺惺于灵知之心,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若爱恶之心泯绝,方不受分段生死。望仁者努力精进,切勿得少为足,不负此生,亦幸甚矣。
27 阅读来信,颇为欣慰!在座上发现了这么多美、丑境界,均不为之心动,好的不喜,恶的不厌,真是难能可贵的,但所差的就是一声[囫-勿+力]!卒地折,爆地断,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时爆破。一切有相无相,非有,非无相,非非无相,均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则本来面目历然现前,一生参学事毕矣。 至于光明乃自性本具,世人因妄想、执着、颠倒、烦恼而不能显现。今做功心静,妄心豁开一线,故略见光明,非全体彻现。此时执着不得,仍须奋力前进,如稍停住,则为光障,不能见性,是为光影门头之妄光;须俟一切相破,彻见本性后,方为真光显露。那时,虽历历光明大放,不作光见,以一切相皆幻皆妄,无可取执也。 下座时,一如座上,应缘接物,无取无舍。做事时,“于事无心”;事毕后,“于心无事”。古德云:“终年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终年着衣,不曾挂着一根纱。”即此之谓也。如稍有停住、留恋,须随时照破,不令住着,此即“牧牛行”也。俟野牛性死,无有走着,照亦不用,整日“饥来吃饭,困来睡!”一无事道人也。 仁者在动用中有安祥宁静之感,远离热恼,悲心日增,此静中道力增长之故,离见性不远矣!望更努力前进,灿烂绚丽的风光在不远的途中等待着你。
28 知道你不避艰辛,勇于挑起弘法的重担,曷胜欣慰! 学子欲除尘沙细惑,不在度生中磨炼,绝难如愿。以法、人二我的微细执,不经与众生合在一起的长久磨炼,是消不掉的。而且在与别人说法时,往往似有神助般地豁然开朗,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增加了理解的深度,这也是利人而自利之美事也。 至于你说学佛人有的自私,想自己成就而多活几年的心不可取。诚如斯言,一切众生本无生死,有什么多活少活?本来是佛,又有什么成就或失败?那都是迷人的说话,悟道人绝不如是说。 能每月初一大家聚会讨论一次很好!由你出面主持,我很放心,望勿畏艰难,好自为之!
29 心果无住,梦中也大放光明。这样一口气不来时,身虽败坏,而心光大露,那就是你的光明报身。此身成就,就超脱轮回了。
30 首先一念不起时什么相都没有,起用时随缘应用,并不是“痴子”、“呆子”。你应该做到时时都在定中,不是一会儿入定了,一会儿出定了,这不是正定。要能座上尽管持咒就和没念一样,座下尽管随缘应事就像没事一样。你保护还没保好,哪里会是任运呢?!断尽淫欲是对的。
31 禅宗须起疑情,始有开悟之份。疑情不是疑佛法,而是在所参的话头上起疑。如问: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学人即在这问句上起疑,以期隔断妄情而打开本来,这与修密无关。 做功夫有三难:(一)识得本性咬定难;(二)识得后保任不忘难(识得后要精于保护,勤除习气);(三)不死守保任难(做功夫人常因勤于保护故,死于空里不能起用。故须一面无住,一面又须随缘起用也)。 “妄念顿消融,方明色与空。 欲识本来面,青山白云中。” “本来面”不在别处,只息下心来看一念不生时,无心可心,无念可念时是什么光景?这还是仁者本来面目否?这是千钧一发之机,稍纵即逝,稍停机伫思,即被它影子惑矣。 其实这无念之现量光景,即大家求见的本来面目。病在大家不识,因其既无玄妙,又无奇特而轻易滑过,易向别处求取。以致唐丧光阴,终不见道,良可慨也! 追顶念法,通用于一切法门,以此可摄妄念不行,而入于禅定也。 持咒与呼吸的关系,可任其自然,不作有意识的调节。 座中时好时坏是心不定的原因。功夫未到落堂时,难免起伏不定。尤其要到进功时,翻种子还要难受。故宗下大德到此时皆念咒,求佛菩萨加被以消除也。 修法要功力上上升进,须注意下列事项:(一)每日准时上座,不可中断;(二)一切放下,如大死人相似;(三)持咒须心念耳闻,字字分明,稍有模糊,即是妄念;(四)妄念起时,须看见它,不跟它走。既不压制,亦不纵容。只将咒提起,将之化去;(五)不求入定、开悟、发神通。以一有所求即是妄念,反而不能入定。(六)时时观照,最为重要。下座后,将座中定境,推在动中用。尽管应付一切事务而心不动,犹如他人在做一样。随缘起用而不粘,此即《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应”,即应酬万缘而无所住,则寂灭真心跃然现前矣。 来信问:“大死不了如何?”只为执着心重,一切色相皆是空花水月,无可取着。只着眼看这“能见诸相”“能现诸影”的是谁?在这上面着力,亡相而见性。关于“一切无求道自常”,不是指开悟后的保任境界,而是说要开悟见自本性,须一切无求,大道方自现前也。 谚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吾人修法,确须向上着眼,不可向下看,这不算执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地做,百折不挠地去干,没有不成功的事;何况我们本来是佛,只为迷着色相,妄失本有。只须时时回光返照,不为外境所牵,还怕不能恢复本来面目吗? 关于“物我不二”,学佛修道本非行险侥幸可得,但亦非难而不可得。我们只要有不畏艰险,单刀直入,勇往直前的精神,定能成就。 声、色、货、利等演变得眼花缭乱的迷人事境,看来似乎是魔军万千,把人团团围住,使人不能不无动于中,而随之流浪忘返。但苟能认知这一切物境皆是空花水月,不可得,不可求,一放一切放,则不消费力,当下即归家稳坐,逍遥自在,乐享太平。《圆觉经》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修道亦何难哉?!故庞婆云:“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也。但因积习深厚,非一时能了,故须时时处处绵密观照,与著相妄习斗争,除尽现业流识,方能安居。其始也,难免失照,着境恋情。但只要提高警惕,以“如履薄冰”之心,不懈地斗争下去,渐渐即能纯熟。于一切境界中,不忘觉照;再由觉照进而为寂照;更进而化去寂照之迹,无所谓照不照,镇日如痴如呆,则受用无穷矣。仁者其勉之哉!!! 来信说:“于理已明,于事常常忘失”,此正是我人学佛的难处。以多生历劫,执著习深,一时难化,故须觉察,损之又损,方臻圆熟,非一日之功也。 至于说“事业心强,在人事上极易起分别心”,此常人之说;若依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事业心强正是利乐众生的必要条件,若无此心,则趋于消极,独善其身矣;“而生其心”正是生此事业心也。惟欲无住而生心,不可住事而生分别心,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 习气来时,欲转不能,可假咒力转之。着力提起神咒,任何顽固的妄习,皆能瞬间化空。当然,因定力深浅的不同,转化的速度也不同。但不必懊丧后悔,只与伊斗争过去,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说到修禅,确实可以认清这离念的灵知,即当人的本性,从而绵密保任,勤除习气,透过重关、牢关而圆证菩提。但是此等人不多,大多是口头说得,心随境转,说时则有,用时则无,故宗师不许,良可慨也! 其实古来禅德,大多是先理悟而后保任圆熟的。如六祖大师几曾做过参禅功夫,经五祖点悟后,藏在猎人队中十五年,始“皮肤脱落尽”,不即鲜明之例乎?! 请告之大众,好好用功。上座死心塌地,一心持咒,心念耳闻,下座不忘观照,久久功纯,自能亲证本来而圆成圣果。不要指望依靠谁来帮助成就,修道只有依靠自己努力用功,别人是无法帮助的。 某某因拟得神通而改修气功,那是她不明生死由来与解脱之道,而误为神变迷惑之故,此亦因地不正之果报也。 修法以不见一切景相最相应。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幻相所着,则永无见性之日矣。 混身骨节作响,那是气血变化之故。因心理影响生理,故肉身在修法过程中不无变化也。 佛经如:楞严、楞伽、华严等都须读诵,禅宗诸祖语录也须参研。 梅雨季节,上海还算风凉,一周后出梅,即将热浪侵袭而气温升高矣。惟做功夫人须于冷、热、寒、暑,顺逆境界中锻炼,不为所扰,方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
32 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迷声色,妄失本来。今欲返本还原,只有遵照我佛教导,择一适合自己个性的修法,一门深入,锲而不舍地勤修苦练,方有少分相应。 当今末法时代,众生根劣障重,靠自力修持,实难成就。(当然个别大根器人或大菩萨再来,不在此例。)故我中华佛教,独放异彩之禅宗,于今亦奄奄一息,流为法眷传法而不能自拔矣。 文佛慈悲,预言末法众生,拟出生死苦海,只有修净土与密法。故今之佛子,当以修净土最为稳当。仁者如信吾言,即朝朝暮暮虔诚念佛,既不要求入定,亦不希求开悟。只与么老实念去,念至人空境亡,即豁开正眼,亲见弥陀佛性,与禅合辙矣。此即有禅有净土也,不是叫你于念佛外再去参禅也。 修学佛法,本为了生死。开悟——见性,只是了生死的先驱。前人说:“悟后真修”,以悟后方识“真”和“假”,从而保护本性,不为假相所迷。此即宗下说的“保任功夫”,亦即教下说的“除思惑”。思惑除尽,对境不迷,则生死了矣。此就禅宗说,净土则不须如此。念佛功夫扎实,临终有佛接引生西,则生死了矣。
33 修法不懈,故证得顺逆无碍,纵横自在,实堪庆幸!修法学道就是为了了生死,超轮回。而生死即是对境生心粘着而有,能对境不生爱嗔、取舍之心,则生死无处着脚矣。所谓明心见性,即识得心本无生,性本天真。即一切事物生起之大能量——根本,也就是一念断处了了分明之灵知,而一切事物皆是它的影子。我们只要识得此理,在见相时,不着假相,而知是性的显现,即亲见本性矣。既见性,则须于事上透得过,于一切事当前毫不动情,方为真悟。今阁下能于顺境不喜,逆境不恼,可喜可贺!
34 “远处相亲近处稀”,只须时时用功,我们虽千万里相隔,亦朝朝觌面相呈;反之,虽日日见面,亦远隔天涯矣。 修法得力,身体即有变化,但不可执着,一有执着,功夫即止于此,难以进步。凡身体过去有宿疾者,现在发出来,不要害怕,经过一段修持,会连根拔除而全愈的。当然,应就医的还应该就医。 要得成就,必须发大心,才能吃苦耐劳,坚韧不退,否则稍遇挫折,即打退堂鼓矣。修法最忌断断续续的,不能一线到底。 欲界众生,淫欲心个个深重,所以要多打坐,将此妄心打死,才能安居。你只于此妄念初动时,即猛提正念,问此妄念从何处来?此念本虚妄而无实有,经此一问,即化为乌有矣。要根本除断此妄,须于开悟后,历境磨炼,方能如愿。 下座观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时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觉除。你只看着它,久久,能看的正念与所看的妄念,一齐化去,则亲见本来矣。 修此法以易于成就故,须善根福德全备者方克承当。
35 兹据来函所问,条答于下: (一)修法贵在一气呵成,不可修修停停。断断续续地修法,定力不易成就,气脉极难畅通,身体也不易好转。 (二)一切业障皆由心造,心空障自消。证道歌说:“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三)断断续续地修法,再重复多次也不如法。专修第二印可以治病,但须连贯修习。 (四)打坐时身动,属宿障,但需勇往直前,不去管他(既不压也不助),过一段时间自然停息。 (五)观照一念起处,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是为正修观心法门。修法时应时时观照,不可丝毫放松。更忌空具高慢妄心而立志不坚,不能切实履行,结果必将一事无成,慎之!慎之!!! (六)你过去发心勇猛,近来发不起心来,此乃发心不真之故。加以女友同不善的男友厮混,更为打失道心,望深切悔改!
36 公案都为活解,但功夫不在解公案上,而在实际动用中。如于事境上有粘着,公案自解得好亦无用。现在学佛的人都务虚,不务实。且习障深厚,恋着情深,不肯死心塌地放下真修。故教他们念佛往生净土,种种善根。心地法门,他们承受不了的。阿弥陀佛! 你与南通有佛缘,能与来山游人随宜说法,指示迷津,亦胜事也。××拜你为师,当随宜示教,助其出离苦海。当仁不让,是真菩萨也。
37 打坐头顶胀痛,那是清气上升之故,这是很好的自然现象,不要惊慌。打坐进功,气血流转,浊气下降,清气上升,血脉才能打开,否则一点没有感觉,何能打通脉管,融化色身,亲证本有真性?! 身体不适,是你不明所以,心慌、烦躁之故。只要安下心来,一心持咒打坐,不要管气血怎么流转,任它自然去动,等你妄心空寂,呼吸气断,色身化空,世界销殒,你就亲证本真了。你若惊慌、烦躁不安,非但不能入定,反要导致气血阻窒,注意!注意! 欲念强烈,是般若火内薰,八识种子翻动之故,可多念咒将其化去。 结印手痛是你宿障重,须痛才能消障。你忍得一分痛,消得一分障,望你勉力为之。
(此节为选载)
后记
师尊元音老人,享年九十六岁,终其一生,弃绝名利,精研经藏,融通禅、净、密法,彻悟佛法心要,得大成就。
上师鉴于现在众生的机感与时节因缘,怀有菩萨慈悲普济的大乘弘愿,奋起宏扬直指大法,广传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仗佛、菩萨的密咒与手印的慈悲佑护加持之力,方便接引,指示学人当下见性,绵密保任除习、历练躬行,继而证体起用,以资圆成佛果。
上师在开堂敷示和函笺批注及随机杂谈中,凡有所答,无不从自性三昧中流出,都是应病与药、对机施教、启发学人、开佛知见、洞彻源头、言言见谛。
上师曾函示:“对佛法修证之信函与杂谈等,进行收集工作,编印成册,可助后进释疑而利精进。”是一桩“利益群众收效甚宏”的事。一九九八年八月间,在师尊的同意与关心下,我们开始了收集整理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得到各地师兄们的大力支持,集缀整理并编汇成《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一书,锓梓以传。
上师在住世的最后日子里,还 一瓣心香拜恩师!值此问答集付梓之际、我们谨当从上师自然流露出来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光明中闻法悟心,断惑证理,除粘去缚,就路归家。让我们谨记上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与谆谆嘱咐。
诸位!用功吧!努力前进吧!努力用功!努力前进!
编写者:悟德法师等
(连载完)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光明佛坛
已有50余万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bz/5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独家整理昆山公立医院王牌科室医生,诊
- 下一篇文章: 益生菌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