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生命危险。
结肠炎的基本症状: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长达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有:
1、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结肠炎的中医临床表现:
①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症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况正常。
②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多于4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
③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④暴发型:少见。
结肠炎在中医上的临床分型主要有4种,具体介绍如下:
①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
②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
③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
肠易激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为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与胃肠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时存在。
肠易激基本症状: 临床表现:
1.腹痛最突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为局限性或弥漫性,最多见于下腹部,性质多样,程度各异。便前加剧,便后立轻,冷食后加重,遇热减轻。多在清晨4-5点钟疼痛。是由于肠道动力学改变,缩胆囊素(CCK)使结肠收缩功能增强引起腹痛。
2.腹泻腹泻为慢性间歇性,但亦可为持续性,或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多呈糊状,有时为稀水状,可带一些黏液,但不含血液。大便容量较少,病人常在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有急迫感,多在1h内连续排便3~4次,腹泻多伴有腹痛,排便后腹痛随之减轻或消失。
3.腹胀常与便秘或腹泻相伴,以下午和晚上为重,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减轻。
4.便秘多见于女性,以便秘为主者,亦可间或与短期腹泻交替,排便有不尽感,粪便可带较多黏液,早期多为间断性,后期可为持续性,甚至长期依赖泻药。
5.其他症状40%~80%有精神症状,常有烧心、恶心、早饱等胃肠症状,约1/2伴有尿频、尿急。有的阳萎和性交时疼痛,尚多见疲乏、头痛、心悸、焦虑、紧张、失眠、抑郁等心理障碍。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
6.体征体格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有时可扪及有压痛、坚硬的乙状结肠或其他肠袢。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极易感到腹痛,对注气反应敏感,肠道极易痉挛影响操作。这些现象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20年经验肠炎秘方药丸适应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糜烂性,乙状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直肠炎等肠道顽固疾病!(症状:水便,粘液便,腹部不适,泡沫便,带血便,长期腹泻,拉肚子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结肠炎患者用药反馈。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bz/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