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事不小,温度定死生寒气是人体的最大
正文共字,预估阅读时间:40分钟
甘草两(炙),干姜一两半(生用,去皮,破8片),附子1枚。
四逆汤是著名方剂,来源于《伤寒杂病论》。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
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可用水克,煎剩至克左右汁液,去滓,分温再服。
在对中药疗效的神奇感慨之余,我们更 只要您掌握了疾病的规律,学会望诊方法,懂得如何看面色和舌苔,就能诊断一些常见病症,为家人和朋友节省一笔诊断、检查费用。
中医诊断疾病,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四诊中望诊排在第一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诊法。“望而知之谓之神”,意思就是说,面对一个人,如果您一看就能知道他身体是否健康,气血是否充实,阴阳是否平衡,哪一脏腑有病,甚至是什么病,那您的诊断水平绝对是一流的,就是“神医”。
首先说面色。
我们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的。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也有所差别,有的偏红,有的偏黄,有的偏白,有的偏黑……以下几种面色,往往提示阳虚而有寒气。
面色白:由于面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中医认为,这大多为虚寒或失血所致。面色白而虚浮,属于气虚、阳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属于血虚。气血不足,内里必有虚寒,多见于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呼吸系统疾患以及有贫血倾向的人。
面色萎黄:面色萎黄,没有光泽,常提示脾虚、气虚、血虚,也见于寒湿内停。
面色青:面部青筋显露,或整个面色发青,见于受寒、惊风、气血淤滞、剧烈疼痛等,都提示体内有寒气。
面色嫩红:一般来讲,面色红赤代表有热,但也有的朋友整个面部浮白,而颧骨周围嫩红,往往是内寒深重、阳气浮越的表现。
面色黑:肾虚有寒、淤血水饮停积的人,往往面色发黑。严重者如尿毒症晚期患者朋友,轻浅者如熬夜后眼圈周围发黑、状如熊猫的朋友,都有血淤寒积的表现。
再说舌象。
舌诊内容很多,分别包括舌质和舌苔的神、色、形、态等。正常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
具体说来,淡红舌是指舌色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鲜明润泽,不胖不瘦;舌苔薄白,则透过舌苔,可以隐约看出淡红的舌底,并且舌苔颗粒均匀,干湿适中,不黏不腻。以下舌象,表明阳虚有寒气。
舌色淡白或嫩白:这种舌头的颜色比正常的淡红要浅淡,甚至是明显地泛白,往往是血气不能充盈舌部的表现,见于气血亏虚、阳虚寒积之人。
舌色青紫:舌头颜色发青,或带有紫气,或紫色,同时舌头润泽而不干燥,甚至水滑欲滴涎水,是阴寒内盛的表现。
舌苔白:白厚而腻的舌苔,提示寒湿或痰湿内停。特别是白滑而润泽者,提示寒饮水积。
另外,不管舌苔的颜色是黄是白,是灰是黑,只要舌面润泽,口不干渴,甚至口水难禁,水滑欲滴,都说明阳虚而有寒气。
一摸手和脚
就能发现寒气的蛛丝马迹
买葡萄有经验的人,要想知道葡萄甜不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挑整串葡萄最底端的一个尝一尝,如果这个葡萄是甜的,那整串葡萄就应该没有问题。
有经验的中医师,要想知道患者朋友阳气虚不虚、体内有没有寒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摸一摸他手足的温度。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阳气之末。也就是说,人的四肢是阳气灌溉的终点。只要手足温热,阳气就比较充足。四肢温度不够,则提示阳气不足,内有寒气。
医生用手感知出来的手足温热程度,一般分为手足不温、手足冰凉和手足厥冷三个层次:
手足不温,指的是手足的温度比正常温度低,感觉不暖和,这往往是阳气亏虚的先兆,可能有轻微的寒气;
手足冰凉则是指手足温度明显降低,摸起来凉凉的,有时还伴有湿湿的手汗、脚汗,这是阳气明显亏虚的征象,表明体内寒气很重;
手足厥冷则是手足温度极低,没有一丝热气,甚至未触摸到手足便感觉到丝丝凉气,有的人肘关节、膝关节之下都是冰凉冰凉的,这是阳气极度亏虚、阴寒极盛的表现,往往见于心绞痛、休克等急危重症。
也有一些手足心发热的人,虽然手脚温热甚至发烫,总想摸住凉的东西才觉得舒服,但其人特别怕冷,容易出虚汗,这也是阳虚有寒气的表现。因为他的阳气太虚了,不能回纳,反而浮散于外,手脚便出现虚热的假象。
当然,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分辨。比如,有些容易生气的女性朋友,平时打嗝、嗳气,生气后会突然昏厥,或者突然腹痛,马上就要大便,便后疼痛缓解。这类朋友也会伴有手足冰凉甚至厥冷,但没有怕冷、精神萎靡等阳虚寒气征象,这是肝气郁结、阳气不能通达四肢的表现,不属于内有寒气的范畴。
别拿感冒不当病——从“天下第一方”桂枝汤说起
《伤寒杂病论》隆重推出的第一个方子,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桂枝汤,只有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和红枣五味药组成。但这个方,配伍严谨,“为仲景群方之魁”,被誉为天下第一方。
这是个调和营卫、祛除寒气的方子,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感受风寒,有头痛、发热、出汗、怕风等症状者。但《伤寒杂病论》对本方的论述极为详尽,除了分条论述其各种适应症外,对本方的服用方法也有详细介绍。药煎取汁之后,要“适寒温”,要求药汁的温度适当,不热不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服药后喝一点热汤,来帮助养胃、促进发汗排寒,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温覆令一时许”,要求盖上被子一段时间,避风助汗,使其遍身微微出汗,以达到最佳的发汗效果。服药后,如果汗出病愈,剩下的药就不用再吃了。没有效果的,可以再“服至二三剂”。服药时,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
《伤寒杂病论》还特别论述不同病情服用桂枝汤的加减方法,以及桂枝汤的禁忌症。
现在来看,桂枝汤绝不仅仅是治疗体虚感冒的一般方子,它对于病后、产后体质虚弱、亚健康状态,以及不明原因的低烧、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呕吐、多形性红斑、冻疮、荨麻疹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从对桂枝汤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医圣的张仲景,对于风寒侵袭肌表这种看似轻浅的小病,是非常上心的。因为这是祛除寒气的最佳时期,一旦处理不当,或失去治疗机会,寒气就会迁延入里,疾病发生传变,产生合并症,甚至变为重病。
当代人对感冒似乎并不重视,认为不用处理,反正过几天就能自愈。有的朋友甚至自恃身体强壮,有明显症状还硬抗着,坚持工作学习、熬夜拼搏。殊不知,许多疾病便由此产生。
我常劝朋友们,千万不要拿感冒不当病。有了感冒,要停下工作,及时休整,保护阳气不受侵害。同时,采取措施,把寒气祛除体外,以免留下后患。
本文节选自《健康书》,作者:王长松
前文中说,“一旦感受了风寒,即使有轻微的症状,也要迅速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熬一碗生姜红糖汤,趁热大口喝下,再蒙头睡一觉,发点汗,便可以把寒气祛除。”这个小编有亲身经历。
几个月前的一天,天气尚热,小编去某单位办事,结果负责人员办公桌前围了一堆人,都在咨询和填表等。小编靠近后突然一股寒风从头顶直吹下来,冻得小编浑身一哆嗦。
定睛一看,原来上方的空调被开到了最大档,对着办公桌呼呼的吹着寒风,而被围在中央的办事员,正紧张焦躁的处理一堆人递过来的表格。小编深知这空调风可是标准的风寒外邪啊,可是为了赶紧办完事情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凑,被吹了几分钟。
当时还没有什么感觉,以为侥幸没有大问题,忙别的事就没做什么处理,可回家到了晚上,头痛、鼻塞、流清鼻涕、肚子不舒服想腹泻的感觉,逐渐全来了,脚上发凉,全身所有大小关节包括手指的都出现了奇怪的酸痛感,本想忍着睡一觉第二天再说,结果越来越难受根本睡不着啊!
赶紧起来,冲了一大碗热热的姜糖水服下,端了一盆热水泡脚,披着厚衣服直到出来一层汗,身体立即舒服过来,关节痛等等都消失了,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什么不适都没有了。
无事闲人
文源:医易同修偏方
精彩文章回顾
压抑下来的愤怒是带有剧毒的
梁冬:内在宁静了,外在的一切便发生了改变
孩子闯祸后,问他8个问题
谷太文老师:家庭伦理道德(全集)
演说论语8-84集|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治人心
“仁义礼智信”对五脏健康的影响(很多绝症是内心造出来的)
梁冬对话刘力红:情绪是诸毒之首
以工程师的思维看中西医
高洪山
真正的19病机解(黄帝内经病机剖析)
“保婴神术”古医的小儿按摩真诀!
鱼身上4个部位千万别吃
说白伤寒论-17-几种方剂的正确运用一(17/0)
秘传金光(采气)聚能法(收藏)
父母若淫欲心重,生出来的孩子容易有胎毒
神一样的降温方法:车子被暴晒了不用开空调,30秒就能瞬间降低车内温度
加拿大飞往北京的航班突然迫降美国、—问原因让人傻眼…
压力山大?3个TED视频帮助你走出困境
阿毗达摩第三十五讲-慢心所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学习分享-39
寒气逼人的原因
一次把寒气说清楚
吴清忠:学会使用人体,首先要学会如何用五脏六腑思路排出体内寒气
女人寒气逼人会怎么样?
刘力红:三分治,七分养,寒气入侵百病生
李辛:用好人体的防御体系,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附排寒气方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寒气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祛瘀
化解寒气和怨气,子宫肌瘤不要轻易割掉
寒气会偷偷的杀死你
万病不离寒气-寒气出逃路线
寒气是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
身体寒气重的15个表现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bz/10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益生菌ldquo肠道菌群失调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