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引用信息
窦海鹏,赵丹华,姚兴伟.维生素D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7(1):35-39.
维生素D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窦海鹏1,赵丹华2,姚兴伟1
1医院肛肠外科河北邯郸
2医院胃肠外科河北邯郸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VD)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年3月至年3月医院收治的88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UC患者分为观察组(n=44,采用VD联合SASP治疗)和对照组(n=44,采用SAS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肠黏膜主要菌群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88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9.1%vs.对照组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双歧杆菌属、埃希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及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B/E)、肠道屏障功能指标(MDA、DAO及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双歧杆菌属、梭菌属、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B/E)及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埃希菌属水平、血清MDA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D联合SASP治疗UC可在不明显增加治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提高疗效,并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由免疫、遗传、肠上皮黏膜屏障功能紊乱及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UC患者多伴有腹痛、腹泻及便血等肠道症状,严重者可造成肠穿孔[1]。研究显示UC患者较健康人群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2]。因而,UC治疗一直是临床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bj/13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最新名单公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