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送你一朵小红花歌手赵英俊患癌去世
年最后一天,一部催泪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
“你好,我叫韦一航,你想看我的脑肿瘤切片么?”
经历了手术的韦一航,过着每天吃药、定期复查、精神消沉的日子,直到遇上了马小远,在这位从五岁起就开始吃药的乐天派女孩的影响下,一航的生活渐渐从灰色禁锢中重拾梦想的色彩。
抗癌路上,离不开家人陪伴与支持。两组抗癌家庭的生活轨迹,穿插着“二期”、“复发”、“扩散”等高频词,全程泪点。
韦一航爸爸为了支撑起给孩子治病的费用,有胃病不敢去看病,周末偷偷开专车攒钱,妈妈为了五元停车费纠结半天......
当听见一航说出“不如去死”后,爸爸一气之下打了儿子一巴掌,接着又去送药,小心翼翼地道歉,不敢看孩子的眼睛:“我只是听不得你说死字。”
医院中谎称自己吃过了哄女儿吃饭的父亲,最后带着已离去的女儿的东西和假发,失魂落魄的坐在马路旁,突然收到一份红烧牛肉饭的外卖,看到下单人备注“女儿”时,嚎啕大哭。
更令人痛心的是,2月3日,为这部电影演唱主题曲的歌手赵英俊因罹患癌症去世。据亲友透露,他是吃完止痛药在家录的《送你一朵小红花》。电影余温犹在,这首歌,是他为患癌人唱,也是为自己而唱。
远离癌症,我们可以做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年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达万,肺癌为万,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远离癌症,我们可以做什么?
其实,许多癌症可以通过减少癌症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治来预防的。防癌体检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早诊率。今天小健康就请到北京市体检中心副主任钱文红,给大家说一说都有哪些人需要进行防癌体检,防癌体检的项目该如何选择。钱文红
北京市体检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防癌体检应该怎么做?
防癌体检跟普通体检的侧重点不同。普通体检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对肿瘤筛查来说针对性不够,因此体检结果如果正常,不等于身体没问题可以高枕无忧。防癌体检是一种更专业的体检方式,检查目的是为了发现早期肿瘤,提前了解并预防肿瘤发生。防癌体检针对高风险人群开展。高风险人群的确定主要以年龄为基础,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在充分了解体检人群的自然资料、既往病史、既往体检情况、生育史、家族史和自觉症状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癌症的高风险人群。防癌体检的项目更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部位的癌症采用有效的检查手段,而且以安全微创为重要原则。防癌体检需要定期进行,不同癌症高风险人群体检间隔不一样,体检后根据发行问题的情况,医生会告诉你下一次检查的时间间隔。担心患癌需做哪些体检项目?
1
肺癌
筛查人群:50岁以上人,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长期低热等。推荐检查:肺部检查的黄金标准是低剂量螺旋CT,跟以前的肺部胸透和X光片相比,低剂量螺旋CT能更早和更准确地发现是否患有肺癌。年,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指南,支持对高危人群采用低剂量CT扫描进行肺癌筛查,这个检查能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2
乳腺癌
筛查人群: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婚育史、月经史、乳房胀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乳头异常分泌物等。推荐检查:通过做乳腺超声检查,能看一看有没有乳腺肿物。超声配合乳腺钼靶检查能筛查乳腺癌,若怀疑乳腺结节发生癌变,可以做核磁共振,这样能明确癌细胞大小和扩散范围,有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3
甲状腺癌
筛查人群:45岁以上的女性,吸烟,有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病史。推荐检查:对颈部做超声检查,能了解甲状腺大小和有没有结节。若超声怀疑结节癌变时,需进一步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4
肝癌
筛查人群:40岁以上的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有不良饮食习惯,有慢性肝病史,有患肝癌的家族史。推荐检查:结合有没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做肝脏超声看看肝脏有没有异常。有病毒性肝炎病史以及超声检查有异常,高度怀疑肝癌。需在超声引导下做穿刺活检来诊断肝癌。5
宫颈癌
筛查人群:21岁以上女性,有宫颈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史、不洁性生活史、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推荐检查:若高度怀疑宫颈癌时,医院做HPV感染检查,然后再进一步做宫颈活检和阴道镜检查来诊断。6
胃癌
筛查人群:5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溃疡、胃肠息肉病史等,腹痛、腹泻、消瘦、柏油便等。推荐检查:做胃镜检查能明确病变位置大小和形状,同时也能取出活检做病理检查,明确其性质。7
直结肠癌
筛查人群:50岁以上,有直结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下腹痛、便血、黏液便、大便频次等。推荐检查:70%~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诊发现。如果有问题,可以做大便隐血试验。如显示阳性,则要做结肠造影或者结肠镜检查。8
前列腺癌
筛查人群:反复尿频、尿急及血尿等,推荐45岁以上男性,尤其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史。推荐检查:前列腺触诊检查即肛诊,可以检查前列腺的质地、大小、中间沟有无消失、有无明显的硬性结节、有无压痛点。如果怀疑有问题,再进一步前列腺超声检查。因在前列腺良性疾病中存在14%的患者PSA水平升高,所以不推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筛查手段。9
鼻咽癌
筛查人群:处在鼻咽癌的高发区(如广东省),或者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推荐检查:应定期做EB病毒检查,间接鼻咽镜检查,必要时作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来确诊。10
胰腺癌
筛查人群:患有急、慢性胰腺炎的人,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推荐检查:首选B超或超声内镜(EUS)检查。专家QA
“肿瘤标志物”要不要查?
钱文红: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简单点说就是恶性肿瘤细胞分泌产生的,或是肿瘤刺激人体产生的物质。首先,要正确认识肿瘤标志物,既然是肿瘤标志物,就不能理解为就是肿瘤。目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是体检中常用的检测手段,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当体内癌细胞出现后,会导致某些蛋白指标变化,故称其为肿瘤标志物。常见的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基抗原CA、糖基抗原C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但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存在肿瘤。因为目前发现的肿瘤标志物中,尚未有一种敏感性和提醒都达到%的,一些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以及炎症反应,也可能使肿瘤标记轻度升高。其次不排除检测试剂、检测方法、人员和机器产生的误差,也会出现“假阳性”。体检后肿瘤标志物升高有三种情况需要格外重视:①指标是正常值的几倍以上: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轻微升高,可能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一定是肿瘤,但是超出正常值几倍的话,就需要一定的注意了,可能是肿瘤。②多次检查发现指标持续上升:如果一次检查超出正常值,建议进行复查。如果多次复查指标一直在升高,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甚至病理检查进行确诊。③有家族遗传史的肿瘤标志物上升:有家族遗传史,肿瘤标志物的指标是正常值的几倍,最好注意一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医生更建议“肿瘤标志物”作为肿瘤患者监测其病情发展、治疗与康复的指标。健康人的血清里也会偶尔含有这些标志物,用它们来作癌症筛查准确性并不高,常常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作为普通人的健康检查项目往往没有太大意义。基因检测患癌风险要不要做?
钱文红:首先,基因检测从理论上讲,可以对癌症早期,甚至是未发生癌症前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基因检测对体检客户来讲非常方便(抽血几毫升即可)。但是,目前发现的与基因有关的癌症比较少,不能覆盖全面,其次,癌症的出现是多因素事件,检测出有癌症基因,也不代表一定会罹患癌症,过早采取措施(例如切除乳腺),在是否符合健康生活方式来讲,不同人的理解不同。同时,了解自己有癌症基因对保持健康心理也是巨大考验。有人担心癌症希望做全身核磁检查,这种检查有必要吗?
钱文红:核磁共振检查不能用于全身检查。做一个部位的检查,核磁共振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核磁功能检查不能一次性从头扫描到脚,因为扫描不同部位,需要使用不同的核磁线圈,而且需要设置参数。如果要用核磁共振检查全身,可能要一整天的时间,而且是待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而且,有些器官不适合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利用水中的氢原子核成像,没有水分的器官也就无法用核磁共振来做检查,例如肺部、胃肠道。由于核磁共振成像较慢,也不太适用于会运动的器官,例如心脏、小肠。体内有导磁的金属也不能做核磁共振,否则会导致这些金属植入物移位,有可能损伤内脏器官。常见的金属植入物包括:心脏支架、宫内节育器、金属牙齿、心脏起搏器等。防癌体检报告显示正常,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钱文红:一次体检的结果,只能反映人体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状况会改变,所以我们提倡要定期体检,在面对防癌体检时也是如此。有人认为癌症这种大病不是说得就能得,只要参加一次防癌体检,结果正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目前的防癌体检都是针对一些常见的癌症,其中的部分检查敏感性有限,检出率会受到影响,有可能漏诊早期癌变。此外,有些癌细胞繁殖速度较快,在体检时还未发现,但没过多久就已经大量繁殖了。即使通过防癌体检没有查出问题,也不要松解,如果属于癌症高危人群,更应多多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bj/12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学科普经常腹痛腹泻,警惕溃疡性结肠
- 下一篇文章: 年3月1日要执行个国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