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炎 > 结肠炎保健 > > 正文 >

毛德西先生常用的定病小方大总结

毛德西先生的常用定病小方大总结:1、大黄、制附子、川楝子——疝气化瘀汤疝气、慢性结肠炎、睾丸炎、前列腺疾患,凡见小腹坠胀,隐隐作痛者,每收疗效。2、黄柏、砂仁、甘草——封髓丹梦遗、早泄、口腔溃疡。可加入肉桂、干姜、怀牛膝以促进引火归元。3、桑叶、浮小麦、地骨皮——清热止汗散对于汗症,不论是气虚自汗,或是阴虚盗汗,皆首选此三味(定病方)。气虚证加玉屏风散;阴虚证加二至丸、知母、黄柏;产后大汗不止,少阴阳气亏虚证,加麻黄根、制附片。4、青蒿、白薇、银柴胡——退热散此三味是毛德西治疗低热之专药,针对夜热早凉、低热绵绵、舌苔不厚,脉象细数。若舌质红赤,舌苔厚腻,则结合随证治之。5、茯苓、桂枝、生白术——温阳化饮汤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见舌苔白润水滑口不渴者,具有温化三焦水湿的功效。6、橘核、橘叶、橘络——通络散结散三味合用,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散结消胀为目的,用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或身体某处有囊肿及赘生物者。7、地肤子、徐长卿、白鲜皮——定风止痒方用于皮肤瘙痒症。辨病+辨证。8、麻黄、白芥子、熟地——补肾通络饮熟地补肾填精,麻黄与白芥子辛温通络开窍,特别是搜细络中之风痰,是其他药难于比配的。治疗下肢寒滞络脉(寒凝微循环)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风湿病、足跟痛等,以下肢疼痛、麻木为主症者,熟地用量30克,白芥子用量10-15克,生麻黄用量5克为宜。9、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三藤汤用于关节筋脉疼痛、拘挛、屈伸不利。10、绞股蓝、银杏叶、生山楂——化瘀降脂饮降脂、降压。11、大枣、淮小麦、珍珠母——麦枣珍珠散镇静安神。用于心悸、失眠等。12、玄参、大贝、生牡蛎——消瘰散用于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皮下囊肿、脂肪肝等。常加入夏枯草清热散结,天门冬滋阴软坚,生麦芽疏肝散结,以增效。13、桉树叶、瞿麦、半枝莲——尿路感染对病方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远比导赤散效果好。14、玫瑰花、灵芝、当归——美容三味酒此三味为毛德西常用的美容三味酒,常用量为玫瑰花15克,灵芝15克,当归15克,或加入丹参15克,茯苓25克。取黄酒毫升,浸泡15天为宜。每日50毫升,加热饮用。有润肤活血、美容祛斑、淡化湿浊的作用。用于多例面色黄褐者,一般在一月左右见效。用红葡萄酒浸泡亦可,但不能用白酒浸泡。15、胎盘、地龙、贝母——定喘粉此三味为毛德西治疗哮喘的经验方。胎盘30克(定肾精)、地龙15克(定肝风)、贝母30克(定伏痰)。打粉,每取3克,温开水冲服,一日3次。痰热者,用浙贝母;痰湿者,用川贝母;痰盛者,可与鲜竹沥液同时服用。有对地龙过敏者,请注意观察。16、柴胡、升麻、炒枳实——升压汤定病方柴胡、升麻用量宜小,枳实量应大于升、柴。17、白附子、白芥子、白僵蚕——三白解语散既可以缓解中风病人的语言不利,还可以通络止痛,治疗三叉神经痛、头痛、牙痛等。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防过量伤气耗阴。18、桃仁、红花、甘草——桃红甘草饮此三味是毛德西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方。毛德西指出,慢性咽炎必有“瘀”,不是一般清热解毒所能为,对于常用抗生素或苦寒药的慢性咽炎者,可加入麦冬、天冬、桔梗、射干等,或加怀牛膝、肉桂引火归源,其效更佳。19、椒目、瓜蒌皮、白芥子——椒目瓜芥散用于渗出性胸膜炎,可以消除胸水。20、川芎;夏枯草、谷精草——清爽头目汤此三味以清爽头目为主功。毛德西先生,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年),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其著《消渴病中医防治》、《疑难病证名验方辑要》、《中国医学诊疗法大全》等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hwoaa.com/jcybj/1178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hwo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